1)生产过程连续,可以挤出任意长度的塑件,生产效率高。
2)模具结构也较简单,制造维修方便,投资少、收效快。
3)塑件内部组织均衡紧密,尺寸比较稳定准确。
4)适应性强,除氟塑料外,所有的热塑性塑料都可采用挤出成型,部分热固性塑料也可采用挤出成型。变更机头口模,产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可相应改变,这样就能生产出各种不同规格的塑件。
热塑性塑料的挤出成型工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阶段是塑料原料的塑化塑料原料在挤出机的机筒温度和螺杆的旋转压实及混合作用下,由粉准或粒状变成粘流态物质。
第二阶段是成型 粘流态塑料熔体在挤出机螺杆螺旋力的推动作用下,通过具有一定形状的机头口模,得到截面与口模形状一致的连续型材。
第三阶段是定型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如定径处理、冷却处理等,使已挤出的塑料连续型材固化为塑件。
在设计挤出模具时必须重点考虑下列方面。
1、模具内熔料的流变特性对模具内熔料流动特性的考察是为了便于以所需挤出量获得符合品质要求的挤出物,由此必须对模具内的熔料流动路径进行设计。特别是模具终端的缝隙,在合理的压力分布下,通过所需的挤出量,才能获得形状尺寸与模具缝隙形状相同的高品质挤出物。各类熔料所显示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和所具有的粘性特性、弹性特性不同。
2、模具结构的问题挤出模具入口处和出口处的形状不同。因而进入挤出模具入口的熔料在向出口处流动的过程中,流动路径断面形状发生变化。在设计这种断面形状的变化时,必须在考虑所用塑料流变特性的基础上,保证其顺畅和无滞留地流动,即按照流线形进行设计。至于熔料进入缝隙入口处的压力,为了使挤出过程稳定,应能使各处均匀。
挤出模具的结构共有四个部分:熔料分配部分一调整部分一缓冲部分一赋形部分为了便于分析讨论,现以挤出板材的平板挤出模作介绍,应使进入挤出模的圆形或矩形断面熔料扩展成平板状挤出物。要按照向对中心轴的垂直方向分配熔料而设置熔料分配部分,在熔料向两边扩展时,压力也随之下降,各部分的压力也出现差异。即压力与离开入口距离呈反比下降。
当今市场上出售的塑料制品中,挤出成形制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塑料管材、板材、薄膜和异形材等已在应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挤出成形是对粉末状或粒状原材料加热和熔融之后用挤压方法赋形,然后进行冷却固化的连续成形方法。故挤出成形装置必须具有熔融、赋形和固化这三种功能。
熔融功能由挤出机来承担,赋形功能由挤出模具和模具来承担,固化功能则由模具和冷却模具来承担。作为完整的挤出装置,为了对挤出物进行整理还需设置牵引机、切断机和卷曲机等辅助装置。
挤出物外观和品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品质。此外,挤出机向模具中输送熔料的均匀程度和熔料在模具内的混合过程对挤出物的品质也会产生影响。对于各种各样断面形状的挤出物,一般沿挤出方向为同一形状的断面,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在模具后部设置特殊装置或采用特殊的操作方法可改变其断面形状。如:压花或吹塑成形
近年来,除了单一材料挤出成形之外,又有多种塑料在模具内或模具外作为一体挤出成形的共挤出成形法。还开发了与铝、铁、木料等其它材料共挤出成形工艺,使挤出模具的结构也日益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