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技术应用于铸造生产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最初仅仅是用钢丝网、带孔的钢板、多孔泥芯等简单的过滤网插入浇注系统中来滤除大块非金属夹杂物。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陆续出现了硅酸铝纤维质、玻璃纤维、高硅氧玻璃纤维质等两维结构的过滤网,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这些过滤网只能通过机械筛分作用滤除金属液中的大块夹杂物和极少数小块夹杂物。硅酸铝纤维过滤网由于耐火度和强度均较低,只能用于非铁合金和小型铸件的过滤,难以长时间地承受高温金属液的冲击;过滤铸钢等高温合金液可采用钼丝质和氮化硼纤维质过滤网,但因其价格昂贵,应用受到限制,现在应用较多的是高硅氧玻璃纤维过滤网。
铸造低合金钢中不应忽视对硼含量及其有关工艺性问题的控制
只有固溶的硼才能起有效作用,而硼十分活泼,能与钢中残留的氧、饮料化合,而失其有效含量。因此,在冶炼含硼铸造低合金钢时,必须用与氧、饮料结合力比硼更大的钛和铝脱氧去氮,然后再加硼处理。在一般碱性电弧炉冶炼中,采用ωAl0.03%和ωTi0.03%脱氧定氮,就可保证硼以固溶形式存在于钢中。
在铸造锌合金中不应忽视铜等其他辅助强化元素和杂质元素以及有关工艺措施的影响作用:
镁往锌-铝二元合金中加入少量的Mg能固溶于合金中,降低共析转变温度,抑制β相的分解,起防止合金老化的作用。此外,还能提高合金抵抗晶间腐蚀的性能,并略有细化晶粒和提高硬度的作用。但加Mg过多会引起铸件产生热裂的倾向,一般合金中加Mg在0.1%以下。
但低温时效会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因此仅用于对尺寸稳定性要求特别高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