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有两个方面的作用:1)表面活性剂是水溶剂油混合成乳化液时必不可缺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可使水和溶剂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稳定的水包油型乳化液; 2)表面活性剂对油墨及其成膜物质有润湿、渗透、乳化、分散的作用。通过上述作用,可使油墨及其成膜物质脱离印刷胶辊和橡皮布,进而达到清洗之目的。参照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复配原理和有机概念图理论,表面活性剂可选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烷基苯磺酸盐LAS, 用量应以满足上述两方面的作用为宜。
研制了一种由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溶剂、复合缓释剂及其它助剂构成的O/W型微乳液,研究了温度、水与清洗剂的复配比对清洗剂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微乳液可替代汽油、煤油用于印刷机件上油墨的清洗,且防锈缓蚀和安全性能超过汽油、煤油等溶剂型清洗剂;清洗剂的使用温度和水与清洗剂的复配比对微乳型油墨清洗剂的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适宜的使用温度以30℃为宜,适宜的水与清洗剂的复配比为(3.0~4.0)∶1.0;在水与清洗剂的复配比为4.0∶1.0,清洗温度不低于25℃的条件下,对油墨的去除率超过95%。
杏树胶、葡萄糖酸盐、脂肪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烯基磺酸盐(AOS)、α-磺基脂肪酸甲酯钠盐(MES)和具有直链结构的烷基苯磺酸盐(LAS)等适宜生物降解,又能有效除去金属重垢油脂的表面活性剂,只要配比合理,主导主洗地位是可行的。杏树胶、葡萄糖酸盐、脂肪酸盐亦称生物表面活性剂,亲水性强,能形成O/W乳液,同时黏度较大,有利于增加乳液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