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文化史》作者、鞋文化研究专家 骆崇骐:中国鞋文化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考证,中国最早的一双鞋子是中国新疆楼兰出土的距今已经四千年的羊皮靴,这双羊皮靴,脚大估计是在23厘米,是穿在一个新疆18岁少女的女干尸的脚上的,这双靴不仅是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一双出土的鞋的实物,也是世界早的一双出土的鞋子实物。
从四千年前的楼兰女靴算起,其后中国每一个朝代主要式样的鞋子都有实物出土,这在世界上是的。
真正意义上的皮鞋产生的相当久远,早在4500年前,批皮靴是鹿皮靴,人们在穿着时还得另外缠上绑腿挡风御寒,保护腿脚不被荆棘划破。但到后来,绑腿就连在了鹿皮上,成了高及腿肚或膝部的皮靴了。这种皮靴在北亚大量发现,那儿的气候十分恶劣。导师认为,早期皮靴中有许多被携带过白令海峡,进入阿拉斯加和北美地区,被因纽特人和美国土著部落加以改造。
夏季,人们几乎都喜欢穿凉鞋。凉鞋源于古埃及。凉鞋的前身是草鞋。草鞋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凉鞋的发明确是受了草鞋的启发。最初的凉鞋就是用不同质料和颜色制成的草鞋。19世纪末,我国南方有一富商,因易生脚汗,不愿穿皮鞋、布鞋,但穿草鞋感到寒酸,穿上木屐又觉不便,于是请人将木屐的木底换上皮底,又制草鞋的花纹用皮条编成鞋面,从而制成了凉爽而又美观的凉鞋。凉鞋在我国的真正普及,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