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的抗冻性能是指建筑结构中的砂浆硬化体在历经多年冬夏的冷热交替,砂浆抵抗强度、质量损失的能力。在实验室里,可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的冷热变化,在负温下冻结、在正温下溶解,经过多个循环的冻、融,测试砂浆的强度、质量损失率,来判断砂浆的抗冻性。按标准规定要求,不同的地区,冻融循环的次数不同。济南属夏热冬冷地区,砂浆的抗冻性冻融循环系数为25次,强度损失率≤25%,质量损失率≤5%。
砂浆的防冻性是指砂浆拌合物在冬期施工时,能够抵抗负温的影响而硬化,后经正温条件养护,强度继续增长,达到设计要求的防冻能力。砂浆的防冻性是有限度的、有条件的。济南及周边地区,冬季低温度,一般在-10~-15°C,大多数抹灰、砌筑施工低-5°C,再冷的话,施工基本不再进行。
预拌砂浆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预拌砂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而施工用量却较难准确;预拌砂浆的流动性、凝结时间等性能受施工场地的气候和环境的影响,需要适时调整配合比;若一次用量较少,则材料成本较高,实际上就难以供应;工地需设置专用的容器来贮存预拌砂浆等。为避免传统砂浆的缺陷,适应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的需要,预拌砂浆主要采用技术路线。
预拌砂浆与现场搅拌砂浆相比每吨砂浆可节约水泥约40kg、砂子约50kg、石灰约30kg。另外,预拌砂浆还可以利用尾矿石、钢渣、矿渣等固体废料制成人工砂进行生产,还可以掺入部分粉煤灰、矿渣微粉等代替水泥进行生产,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找到了出路。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由于对砂、散装水泥的计量不能有效控制,也就谈不上控制砂浆配合比,且材料浪费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上黄砂实际进场数量的严重不足,往往造成施工单位黄砂和水泥用量双双超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