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首部《儿童水性内墙涂料》(T31/01002-C001-2014)上海(楼盘)市社会团体标准出台,该标准由上海市化学建材行业协会牵头,联合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会及18家涂料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制定。
据了解,该标准严格限制了儿童涂料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提高了环保要求,有利于规范建筑涂料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使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高质量水性内墙涂料的机会。据悉,该标准在耐洗刷性(次)、耐污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游离甲醛、六价铬含量等化学性能量化指标上堪称“..最严格”。
据记者了解,上述标准既是上海市..批批准的10个社会团体标准之一,也是行业自己制定标准、自己使用标准、自己管理标准的一种尝试,具有特殊意义。不过,目前该标准并非具有强制性,而是社团推荐标准,因此其普及力度还有待观察。
儿童涂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以“专为儿童设计”为卖点的产品,由于其潜在消费者是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因此环保和耐擦洗性能都格外受人关注。业内专家表示,市场上销售的许多儿童涂料实则是儿童油漆,商家大多打着“环保”旗号提高产品价格,实际上其产品与普通油漆差异不大,所谓的“零甲醛挥发”也仅是商家的促销噱头。
打着“环保”旗号提高产品价格,实际上其产品与普通油漆差异不大,所谓的“零甲醛挥发”也仅是商家的促销噱头。
装修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公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想法,年轻人可能想要的是个性化的家装风格,彰显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忙碌的人可能选择套餐式的整装模式,省事省力省心;经济实力较强的可能就选择高端定制,而也有一些人可能只是想简单装修一下最看重的是价格,但不管怎么说,物美价廉,高性价比始终是每个人在选择家装公司的重要标准。
纵观2017上半年的家装市场,众多家装企业不再仅热衷于业绩、销量,而是开始关注技术、模式、资本。家居行业外的新技术、资本进入行业内,成为搅局者,虽然还未引起波澜,但是已然成趋势,发展模式的改变已经成为必然。行业内部也在时刻变化,内外夹击之下,求变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产品既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只有一件件产品都有质量、一家家企业都以质量为目标,经济发展才更有质量。
“在招投标中,低价就能中标,造成大家不比质量,只比价格低。”在不久前开展的全国人大..会产品质量法..检查中,一些企业主抱怨,目前,一些地方在招投标中存在的“低价中标”现象,已经成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突出障碍,亟待治理和规范。
一般情况下,按照市场规律,招投标中的投标价或中标价不得低于成本价。然而在现实中,部分招标单位在招标环节忽视质量要求,唯价格论,造成中标价低于甚至远低于成本价。这些以低于成本价中标的企业,为获取利润,只能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等方面压缩成本,以牺牲产品质量来弥补亏损,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检查中,一家曾经获得过“政府质量奖”的线缆企业直言:生产企业没有利润空间,被逼得偷工减料,突破底线。事实上,因低价中标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甚至酿成安全事故的案例,并不鲜见。
“低价中标”现象之所以出现,和法律法规执行不严、监管机制不完善有一定关系,而从根源上讲,是鼓励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不足导致的。当有的企业每年拿出很多利润来搞研发、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时,个别企业靠偷工减料、假冒..也能同台竞技,甚至竞争成功。长此以往,就没有企业愿意花精力搞研发和创新。这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对整个制造业也是一个打击。解决之道,自然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让企业拿产品质量说话,让过得硬的产品叫得响、站得稳,从而为制造业大国打下产品质量的基础。
令人慰藉的是,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靠偷工减料甚至假冒伪劣来获利,空间正日益逼仄。一方面,目前,随着监管部门从标前、标中到标后的全流程监管,招标投标活动逐步规范化,通过低价中标进而谋求灰色利益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相反,一些低价中标的企业经常由于利润极低,造成交期延迟,且无法保证质量,让招标方付出了更高的代价。在工程领域,有人将这一现象戏称为“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业主”。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在产品质量上不愿意投入的企业,生存也将愈发艰难。我们应该顺应和把握好这一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的趋势,使现行法律规定更具可操作性,维护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使守法企业一路绿灯、..企业处处受阻,让企业主动对产品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
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我国产品质量法也规定,企业要承担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提升产品质量归根到底要靠企业自身,只有一件件产品都有质量、一家家企业都以质量为目标,经济发展才更有质量。当前,中国市场正在实现消费升级,产业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将成为产业投资的热点。这些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质量和品牌的要求会更高,只有坚持以质量为本,把质量问题上升到价值观和现代企业理念的层面来认识,我们才可能后来居上,确立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