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买车是一件高兴的事情,那么汽车售后无疑是一件挺让人糟心的事。很多消费者抱怨,汽车销售告知汽车首保必须在其4S店保养否则,4S店不予承担三包责任。不过如今消费者无需再为此烦恼。根据2015年8月26日,〈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新增第五条第二款:“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维修经营者。” 这意味着该《规定》实施后,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车辆维修地点,而汽车生产及其授权销售、维修企业不得以汽车在“三包”期限内选择非授权维修服务为理由拒绝提供维修服务。
防火、防盗、防4S店的套路
4S店,这个名字往往是令人“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它是由汽车厂家授权的维修店,能够保证维修配件的品质;而恨则是因为现在的4S店大多数都会在消费者来店保养的时候或多或少的坑下消费者,为车主提供一些完全不必要的保养项目,获取暴利。
中国车市场发展分析与展望 6月25日,在西安举行的二手车行业迄今为止*的年度盛典——中国首届二手车行业大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代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2014-2015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分析与展望》,对中国二手车的发展现状,趋势做了专门阐述。
年度交易总规模:从20万辆到900万辆
中国的二手车行业在过去的若干年间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整体上说,从20万辆年度交易总规模达到了2014年末超过900万辆的交易规模,这是一个巨变,而这种转变给二手车行业带来的飞速发展,也给二手车流通行业以巨大的展现空间。
当然中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大的战略想象空间,在国际市场上在成熟的发达国家二手车市场的规模已经是一种提示,意味着中国二手车市场在未来的发展进程当中会有更大的这样一种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二手车经营模式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给行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政策热点:税收、临时产权以及二手车限迁
中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政策环境的影响和政策的支撑,在2005年的时候,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应该说是以二手车交易市场为主体,为二手车流通经纪公司为运营细胞的模式,二手车市场依然是二手车行业*主要的运行的模式和经营主体。2014年,二手车技术评估制度规范国家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倡导的标准推出,也为二手车这个行业在诚信经营、规范经营的进程当中有了进一步的拓展。面临的改变,在政策方面依然有所期待,这就是在整个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税收、临时产权以及二手车限迁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成为现在正在面临的改变中的二手车行业政策。
市场环境:卖方市场具有想象空间 中国的汽车市场整体已经从原来的卖方市场步入买方市场,二手车行业来说,资源短缺依然是面临基本的问题,也就是说现在在二手车领域依然是卖方市场的阶段,而中国现有的1.5亿万辆的保有量为二手车的发展提供想象的空间。
在2014年之后,新车市场的销售出现了一定的回落,而二手车市场却呈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这样的一个相对的稳定和继续保持的一个旺盛的增长态势,提供了一个新的启示,这就是置换成为了汽车市场未来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新的动能,二手车市场现在已经走入拉扯中国汽车市场的前端,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流通领域不断繁荣的新的动力。
汽车市场运行机制:迎来第二次浪潮
在汽车市场运行机制上,2006年的时候,美国全球*的拍卖公司进入了中国,那个时候开始行业开始接触B2B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形成规范化经营、品牌化理念的导入,在二手车行业机制转变的*次浪潮,也就是在2003年到2012年出现的以厂家倡导的品牌二手车的理念的这种进入,使二手车经营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改变了之前二手车交易市场当中的经纪公司为主流模式的,相对来说缺乏一定的品牌意识的这样一种经营方式,这是一种改变。
第二次浪潮就是互联网+,在2010年以车易拍为代表的二手车电商平台的建立,推动了中国二手车行业B2B交易模式的运用,为二手车的交易和流通模式打开技术和模式的大门。在2014年,国际资本的进入,为二手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O2O模式的盛行又为经济服务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在2015年又看到了二手车行业另一个模式的盛行,这就是C2C模式的聚焦,应该说在资本的助推和行业践行者的探索双重作用下,促进了以解决当前经营碎片化和市场碎片化问题所带来的新思路的形成,而C2C也成为了今天行业流行的一个主要的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