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而生产、生活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同时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重点项目带动及市场自发整合的背景下,虽然再生资源行业难改小、散、乱的局面,但行业聚集度有所提升,出现了一批重点园区和集团式骨干企业。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规范还很不完善。专业人士建议,对于工业领域再生资源如报废汽车、报废机床设备、报废工具器具、废玻璃、废电池、含金属废液等综合利用技术规范,通过技术规范来引导、提升、培育一批骨干企业。
“要推动新兴品种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刘强强调,对于近年所新产生的、产生量逐渐扩大的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动力电池等新兴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要立即展开前期的技术研发和综合利用试点,储备一批具有处理技术和发展潜力的综合利用企业。
我国目前还没有废铜方面的标准, 但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废杂有色金属的回收、贸易以及再生利用产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废杂有色金属的品种构成变化较大,而且大量的国外废杂有色金属以及各类可利用的废料涌入国门,给我国有色金属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同时也对再生有色金属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也在加紧废旧金属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牵头组织的《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已经列入国家技术标准修订计划中。新的废杂有色金属分类标准将参照美国废杂有色金属的分类标准和欧洲的分类技术标准,结合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使之更加有利于企业和管理部门的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