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凹陷的根本原因也是材料的过多聚集,但在模具的挤压之下,多余的材料没有时间和空间起皱,而是以接近正常光滑表面的形式保留下来。产生凹陷的具体原因如下:
a. 压边力及材料流动条件不均匀,使得在接近拉深成形时局部材料过多流入。可采用调整压机封闭高度、调整压边圈四角压力、调整压机或模具上下压边面平行度、调整凸凹模间隙、调整凸模圆角半径、调整模具拉深筋/槛形状或位置、调整SVW-TS 料片压边面积等方法解决。
b. 模腔成形表面形状配合不佳,凸凹模接触时在零件表面压出凹陷或硬印。应采用打磨和研配模腔形面的方法解决。c. 模腔内润滑剂过量聚集,形成油瘪塘。应使用发粘纱布等清洁模腔表面,去除过多的润滑剂。d. 模腔内空气来不及排出,形成气瘪塘。一般大平面零件(如车顶、发动机盖外板等)拉深时,都会在拉深模上模芯上网格状地布置直径约5mm的通气孔,使材料与上模之间的空气有排出渠道,以避免在零件表面压出气瘪塘。当通气孔被垃圾堵塞时,拉深件上就可能出现气瘪塘。可用工具将通气孔捅通;也可以降低冲次,使凸模芯与材料之间的空气有充足的时间排出,但这种方法是临时应急的措施。
为了焊接牢固,在要焊接的工件上打凸点,可以使凸点在通电焊接前与平板均匀接触,以保证各点加热的一致,同时也可以确定焊接位置, 同样的,要进行焊接,要调好预压时间,保压时间,维持时间,休止时间,保证工件可以点焊牢固。
点焊后在工件表面会出现焊疤,要用平磨机进行处理,压弧焊主要用于两工件较大,又要连接在一起时,或者一个工件的边角处理,达到工件表面的平整,光滑。压弧焊时产生的热量易使工件变形,焊接后要用打磨机和平磨机进行处理,特别是边角方面较多。
工件在折弯,压铆等工序完成后要进行表面处理,不同板材表面的处理方式不同,冷板加工后一般进行表面电镀,电镀完后不进行喷涂处理,采用的是进行磷化处理,磷化处理后要进行喷涂处理。电镀板类表面清洗,脱脂,然后进行喷涂。
在喷涂之后进入装配工序,装配前,要将原来喷涂中用的保护贴纸撕去,确定零件内螺纹孔没有被撒进漆或粉,在整个过程中,要戴上手套,避免手上灰尘附在工件上,有些工件还要用吹干净。
装配好之后就进入包装环节了,工件检查后装入专用的包装袋中进行保护,一些没有专用包装的工件用气泡膜等进行包装,在包装前先将气泡膜裁成可以包装工件的大小,以免一面包装一面裁,影响加工速度;批量大的可定做专用纸箱或气泡袋、胶垫、托盘、木箱等。包装好后放入纸箱,然后在纸箱上贴上相应成品或半成品标签。
钣金件的质量除在生产制程中严格要求外,就是需要独立于生产的品质检验,一是按图纸严格把关尺寸,二是严格把关外观质量,对尺寸不符者进行返修或报废处理,外观不允许碰划伤,喷涂后的色差、耐蚀性、附着力等进行检验。这样可以找到展开图错误,制程中的不良习惯,制程中的错误,如数冲编程错误,模具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