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胶的市场现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安全粘结的要求。旭邦在市场上收集了一些瓷砖胶产品进行测试。其结果大部分瓷砖胶不能满足对于低吸水、大面积的瓷砖,如玻化砖或仿古砖不能真正达到安全粘贴。特别是在外墙,外墙的瓷砖暴露在室外,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将导致瓷砖表面的温度变化,这种变化将在粘结剂中产生较大的剪应力,导致瓷砖与墙体粘结受到破坏。
好端端的瓷砖为什么会脱落?一般人想到的可能是粘接材料粘结强度不够、瓷砖质量不好等原因。其实,诱发瓷砖脱落的因素多种多样,可能跟施工材料、铺贴工艺有关,甚至还可能是瓷砖背面残留的灰浆“作祟”。
一起来看看汇总的十种原因:
1、瓷砖背面的灰浆形成“阻隔层”
瓷砖厂给干瓷砖修边时会留下灰浆(机器修边用的冷却水和砖粉末形成的泥浆),在瓷砖背面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灰浆会在砖的背面形成隔膜,障碍水泥砂浆和砖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粘结率。这也是瓷砖脱落一个重要却鲜有人知的原因。但几乎99%的人不会注意这些,很多瓦工也认为泡水后这些灰浆就会掉,所以也不会特地刷洗。
2、水泥砂浆比例不对
传统铺贴一般都是使用水泥和沙子现场混合作为粘接剂,水泥浆液中含有的水分可以被瓷砖吸收并固化,从而形成瓷砖对墙面的抓握力。这种操作方式的关键就在于水泥和沙子的配比。配比不对,沙子占的比例太高,或没有在沙浆里加胶粘剂,都会导致水泥砂浆粘不住瓷砖。而水泥沙浆里加水的比例太高,干燥过程中会逐步与瓷砖脱离。
另外,沙子质量也有关系,质量较差的沙子容易使水泥砂浆的强度变差,最终导致瓷砖空鼓脱落。
3、瓷砖泡水不饱满
瓷砖胚体存在或大或小的孔隙,铺贴前泡水可以让瓷砖“喝饱水”,防止铺贴后瓷砖吸收水泥砂浆的水分。而在铺贴前瓷砖没有泡水或者泡水时间不足,就会出现出现空鼓、脱落。
4、瓷砖吸水率不及格
吸水率过高,瓷砖坯材密度较松、容易吸水,瓷砖经热胀冷缩后会导致表面龟裂,甚至整体瓷砖剥落。而吸水率过低的墙砖因为难以吸收水泥砂浆中的水分,瓷砖和水泥之间无法形成粘结力,脱落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5、基层抹灰没做好
墙面、地面基层必须处理干净,清除墙面上的各类污物。基层抹灰没有处理干净的话,铺贴时水泥砂浆的水分被基层的灰尘等沉积物吸收,粘结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空鼓或是脱落现象。
6、墙基没有浇水
墙基铺贴前没有充分湿润,造成水泥砂浆和砖体里的水被吸走,砂浆在凝固时间内没有足够的湿度,无法充分粘结瓷砖。铺贴前一天用水浇湿基层,将湿度控制在30—70%。
7、铺贴时不留砖缝
瓷砖及水泥砂浆在温度变化时会出现伸缩,如果瓷砖之间的缝隙不够,相邻瓷砖之间可能发生应力而相挤,从而出现各种翘角、空鼓,严重时便会脱落。所以,瓷砖铺贴一定预留足够的伸缩缝。
标号选择不当
水泥砂浆标号间接影响它与瓷砖的凝结效果。标号不够,粘粘性不好,而水泥标号过高,一旦水化放热快,水分迅速蒸发,加之环境温度差距太大的话就容易产生裂缝,粘合不好容易使瓷砖出现松动甚至脱落。
9、二次敲击
很多人铺贴后发现瓷砖不平整,会进行二次敲击压平,这会造成已经失去部分水分的砂浆松动。
10、水泥砂浆没有涂抹
瓷砖铺贴时,背面的水泥砂浆需要涂抹均匀饱满。有些瓦工为了节省时间打围堰砂浆,只涂抹在瓷砖四周,造成只有瓷砖边3~5公分的砂浆粘贴墙体,铺贴后空鼓率过高。
旭邦T-800强力瓷砖背胶是针对瓷砖脱落、粘贴复杂等问题,而专门研发出具有超l强粘结性的水性背胶产品。本产品无需等待、即刷即贴使用方便。真正实现化学铺贴,完全满足于瓷砖的热胀冷缩,彻底d解决瓷砖脱落问题。
产品优点:
1、本产品可直接用水泥砂浆铺贴,不需要使用瓷砖胶界面剂等产品。
2、不含甲醛,环保无d毒。
3、签订质保合同。
4、不需要晾干,即刮即上水泥砂浆,施工连贯,工艺简单,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5、防水防潮。
6、真正化学铺贴,背胶与瓷砖水泥相互渗透,达到焊接效果。
适用范围:
1、用于低吸水的玻化砖 仿古砖 大理石等界面预处理及防泛霜。
2、用于建筑加固 桥梁加固 防火防潮等领域的界面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