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迁移UV油墨
现在的UV油墨已能够实现无溶剂挥发、气味低等诸多环保特性,并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外包装印刷。虽然这些油墨并没有和食品直接接触,但它确实是组成食品包装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安全性也越来越为各界所关注。
事实上,固化后的UV油墨的化学成分也存在向包装内食品迁移的可能性,其通过食品再进入人体,最终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例如,2005年底,意大利相关部门在对雀巢牛奶做常规检测时,意外发现了异丙基硫杂蒽酮这一并不存在于牛奶成分中的有害物质。后来查明,居然来源于牛奶外包装已经固化的UV油墨。之后,雀巢公司对食品包装油墨的各种成分专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使用普通原料配置而成的UV油墨往往由于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的迁移性,容易引发食品包装上的印刷油墨对食品的污染。油墨制造商通过筛选大分子量引发剂、高纯度的活性单体和树脂以及符合法规的颜料粉,并将这些物质的迁移数量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甚至是接近零迁移,积极研发出了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低迁移UV油墨。
可以预测,将来关于食品包装的各类法规条文会更为细致,检测方法也将更加严格,标签的UV印刷必定需要新型低迁移UV油墨,两者的完美结合,甚至可能会带来印刷领域的绿色革命。
烫印是烟包生产中一道关键的印后加工工序,其中,热烫印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式,其可以利用烫金设备,通过加压、加温,将电化铝转移至承烫物表面。在烟包热烫印过程中,影响烫印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烫印压力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就烫印压力对烟包烫印效果的影响及调整方法进行简要阐述。
如果烫印压力过大,烟包表面的烫印图案就容易出现变色、反拉现象,甚至损坏烫金版,即使当时未损坏烫金版,也会大大降低烫金版的使用寿命,增加生产成本。此时,可采取整体减压或局部减压的方式来解决。整体减压就是直接减小设备的压力参数;局部减压则是在单拼部位或小范围内减少补压纸,具体操作视实际生产情况而定。
如果烫印压力过小,烟包表面的烫印图案就容易出现严重掉金、掉点的质量缺陷。此时,可采取整体加压或局部加压的方法来解决。整体加压就是直接加大设备的压力参数;局部加压则是在单拼部位或小范围内增加补压纸,具体操作视实际生产情况而定。
低气味UV油墨
现实中,UV油墨本身虽然不含VOC,且百分之百地参与固化反应,但并不能保证它绝对无气味。UV油墨的气味来源一是自身的原材料(如单体稀释剂、低分子量的引发剂、树脂连结料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缓慢散发出的让人不舒服的气味;二是UV油墨固化后,引发剂、树脂等原材料裂解产生的醛类、硫类等难闻的气体。现行阶段,绝大部分UV油墨印刷的臭味主要来源于UV油墨本身固化前后释放的物质。
要实现UV油墨固化前后低气味化的环保目标,建议选择合适的原料,主要指树脂、丙烯酸单体、引发剂、填料或颜料等。
首先,考虑到UV油墨使用的聚酯、聚氨酯、环氧类丙烯酸树脂及单体中,有些是采用“溶剂法”工艺生产的,即在苯类、烷类或醚类等有机溶剂的反应介质中,在中低温条件下聚合而成,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溶剂的气味残留问题,因此,应尽量选择对溶剂进行了多次抽取的物料,以减少异味的存在。
其次,一种UV油墨中往往要加入多种引发剂,才能通过对不同紫外光谱的吸收获得能量光子,进而引发体系中的官能团聚合反应,完成固化。市场上现有的引发剂种类多达上百种,但引发效率、价格、颜色深浅以及使用范围千差万别。比如目前国内的UV油墨,大部分使用907引发剂,化学名为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其就存在固化中会裂解出难闻的“甲硫基”的问题。另外,EDAB、BP二苯甲酮等引发剂也均会在固化中产生臭味。因此,为了缓解气味问题,建议不要使用这类引发剂,尽量选择高档低气味型的369、EHA、TPO等引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