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压力机压入的方法
小型轴承广泛使用压力机压入的方法。将垫块垫入内圈,用压力机静静地压至内圈而紧密地接触到轴挡肩为止。
操作时,事先在配合面上涂油。万不得已用用榔头敲打安装的场合,要在内圈上垫上垫块作业。这种做法屡屡成为轴承操作的原因,所以,只限于用过盈量小的情况,不能用于过盈量大,或中、大型轴承。
如深沟球轴承之类的非分离型轴承,内圈、外圈都需要过盈量安装的场合,用垫块垫上,用螺杆或油压、将内圈和外围同时压入。调心球轴承外圈易倾斜,即使不是过盈配合,也垫上垫块安装。
如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之类的分离型轴承,可以将内围、外圈分别安装到轴和外壳上,将分别安装好的内圈和外围相结合时,关键的是稳稳地将二者合拢,以便使二者中心不产生偏离,勉强压入会造成滚道面卡伤。
发电机的机构、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分析
一、结构和原理
1、结构
同步发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和其他部件组成。
定子部分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机座;
转子部分包括转子铁芯、励磁绕组和滑环(隐极式转子还有套箍、心环,凸极式转子有磁极、磁轭、转子支架);
其他部件包括电刷装置、端盖、轴承和风扇等。
2、工作原理
同步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它通过转子磁场和定子绕组的相对运动,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当转子在外力带动下,转子磁场和定子导体作相对运动,即导体切割磁力线,因此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可根据右手定则判定。
由于转子磁极的位置使导体以垂直方向切割磁力线,所以此时定子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大。
当磁极转过90度后。磁极成水平位置,导体不切割磁力线,其感应电动势为零。转子再转90度,定时定子绕组又以垂直方向切割磁力线,使感应电动势达到大值,但方向与前相反。
当转子再转90度,感应电动势又变为零。这样转子转动一周,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也发生正、负变化。如果转子连续匀速旋转,在定子绕组中就感应出一个周期性不断变化的交变电动势。
二、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1、发电机过热
(1)发电机没有按规定的技术条件运行,如定子电压过高,铁损增大;负荷电流过大,定子绕组铜损增大;
频率过低,使冷却风扇转速变慢,影响发电机散热;功率因数太低,使转子励磁电流增大,造成转子发热。应检查监视仪表的指示是否正常。如不正常,要进行必要的调节和处理,使发电机按照规定的技术条件运行。
(2)发电机的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过载的一相绕组会过热;
若三相电流之差超过额定电流的10%,即属于严重蛄相电流不平衡,三相电流不平衡会产生负序磁场,从而增加损耗,引起磁极绕组及套箍等部件发热。应调整三相负荷,使各相电流尽量保持平衡。
(3)风道被积尘堵塞,通风不良,造成发电机散热困难。应清除风道积尘、油垢、使风道畅通无阻。
(4)进风温度过高或进水温度过高,冷却器有堵塞现象。应降低进风或进水温度清除冷却器内的堵塞物。在故障未排除前,应限制发电机负荷,以降低发电机温度。
(5)轴承加润滑脂过多或过少,应按规定加润滑脂,通常为轴承室的1/2~1/3(转速低的取上限,转速高的取下限),并以不超过轴承室的70%为宜。
(6)轴承磨损。若磨损不严重,使轴承局部过热;若磨损严重,有可能使定子和转子摩擦,造成定子和转子避部过热。应检查轴承有无噪音,若发现定子和转子摩擦,应立即停机进行检修或更换轴承。
(7)定子铁芯绝缘损坏,引起片间短路,造成铁芯局部的涡流损失增加而发热,严重时会使定子绕组损坏。应立即停机进行检修。
(8)定子绕组的并联导线断裂,使其他导线的电流增大而发热。应立即停机进行检修。
2、发电机中性线对地有异常电压
(1)正常情况下,由于高次谐波影响或制造工艺等原因造成各磁极下的气隙不均、磁势不等而出现的很低电压,若电压在一至数伏,不会有危险,不必处理。
(2)发电机绕组有短路或对地绝缘不良,导致电设备及发电机性能变坏,容易发热,应及时检修,以免事故扩大。
(3)空载时中性线对地无电压,而有负荷时出现电压,是由于三相不平衡引起的,应调整三相负荷使其基本平衡。
3、发电机电流过大
(1)负荷过大,应减轻负荷。
(2)输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或接地故障,应对线路进行检修,故障排除后即可恢复正常。
几种常见的轴承表面防护技术
(一)电镀
采用电解的方法在基体(经过前处理)表面沉积所需要的覆盖层的过程称为电镀。电镀是非常古老的传统技术,广泛应用于装饰和防护。电镀可以分为单金属电镀,多层组合电镀,以及合金电镀等。影响镀层质量的因素很多,如:镀前处理、镀液的净化方式和程度、予镀方式的合理性、镀液体系建立、组合及厚度的确定、工艺参数(PH值、温度、电流密度)、添加剂(光亮剂、整平剂、除应力剂、润湿剂、分散剂)、镀液分析及补充制度、操作制度、镀后处理(去氢、封闭)等。由于电镀三废对环境污染和影响健康,各地环保部门管理日趋严格,很多企业自己不设电镀车间,而是去专业厂(车间)委托加工。为确保电镀件的质量,应依据有关标准和规定对镀层的外观、结合力、厚度、孔隙率、耐蚀性等提出具体的要求。一旦验收时或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便于质量事故分析和改进。
(二)氧化
氧化处理分为黑色金属氧化处理和有色金属氧化处理两类,这里仅涉及前者。
钢铁及合金的氧化处理,又称发蓝或发黑处理。由于其成本低、效率高、收效快、工艺稳定、操作方便、设备简单,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碱性化学氧化法
碱性氧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在较高温度下,在含有一定氧化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氧化剂和氢氧化钢与金属铁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氧化铁(Fe3O4)为主要成分的氧化膜。膜的颜色取决于零件的表面状态、合金成分和氧化处理的工艺条件,一般为黑色或兰黑色。膜厚0.6~0.8um.
化学反应的顺序是无形成亚铁酸纳(Na2Fe02)和铁酸纳(Na2Fe204),然后由亚铁酸钠与铁酸钠反应形成Fe304氧化膜。反应式如下:
3Fe+Na02+5Na0H→3Na2Fe02+H20+NH3↑
6Na2Fe02+NaN02+5H20→3Na2Fe204+7Na0H+NH3↑
Na2Fe02+Na2Fe204+2H20→Fe304+4Na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