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中所含有的杂质进入锅炉以后,经过不断地蒸发和浓缩,达到过饱和程度时,就会在锅炉金属表面上析出固相的沉淀物,俗称“水垢”,具体地说,就是水中某些溶解盐类,由于炉水温度
升高,或因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出来或因分解形成难溶的盐类,与此同时,锅炉在连续给水、连续蒸发过程,纯净的水变成蒸汽由锅炉达出,使水中的盐类留在炉内不断浓缩,含量不断升高,在炉水含盐程度达到饱和状态,至过饱和状态时,一些钙、镁盐类就从水中析出,生成沉淀物。这些沉淀物的一部分沾在受热面上,形成坚硬或松软的水垢;另一部分则悬浮在炉水中,随炉水循环而流动,当受热面处水循环不良、流速降低时,则沉积因受热而形成二次水垢,或者沉积于流速本来就不高的锅炉下部,形成泥垢,随定期排污或者手动排污而排出炉外。
水垢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锅炉的运行状态。水的蒸发速率越大,沸腾强度越高,循环性能越好,水循环可以减少水垢在锅炉蒸发面上集结的数量。与此相反蒸发速率越小,沸腾强度和循环速度越低,就容易在锅炉蒸发面上结成水垢。
1、化学清洗流程:水冲洗→酸洗除垢→水 冲 洗→钝化处理;2、断开与锅炉无关的其它系统,将清洗槽、清洗泵跟锅炉联接成一个清洗闭合回路;3、在模拟清洗状态下对清洗系统的泄漏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清除锅炉内松散的污物,当出口处冲洗水目测无大颗粒杂质存在时,水冲洗结束;4、水冲洗结束后,在清洗槽内循环添加“ 锅炉清洗粉”,控制清洗主剂浓度在3—6%,温度在50—60 ℃的范围内,于系统内进行循环清洗去污,清洗时间2—3小时左右。定时用pH试纸测量酸液的pH值(1次?20分钟),使其维持在1以下,当pH值在半小时内趋于稳定值且清洗系统内没有气体放出时,结束酸洗过程;5、水冲洗合格后,循环添加“ 钝化预膜剂”进行钝化处理,来提高锅炉的耐腐蚀性能。待整个系统溶液浓度混合均匀升温到60度左右后停止循环,浸泡2—3小时,将钝化液排出系统,清洗过程结束。注意事项:1、本品不能食用;2、搬运、操作过程中戴好劳保用品。包装规格:塑料袋:1千克/袋、25千克/袋。
锅炉结焦是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它涉及煤的燃烧、炉(混合煤气在电炉炼钢中的安全应用)[/url]内传热、煤质的结焦特性、煤灰粒子在炉内运动以及煤灰与管壁间的粘附等过程。 结焦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灰的成分, 灰的熔融性与其成分和含量有关。 灰中的碱性物质的增加将使灰的熔点降低,当煤含有较多量硫化铁的时候,结焦最为严重。
(2) 煤粉细度不均匀: 煤粉细度和粒度分布对锅炉结渣有一定影响,煤粉过细、过粗均可能引起结渣。煤粉细度视煤种与具体的锅炉的结构而定,应通过试验来确定。
(3) 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 燃烧过程中, 若空气量不足,其燃烧时就不易达到完全燃烧,将导致灰熔点降低,形成结焦;火焰偏斜,使火焰层移到边侧,这样灰就得不到足够的冷却,而灼热的灰粒与水冷壁受热面接触的时候,就很快的粘了上去,形成结焦。
(4) 漏风降低了燃烧室的温度水平, 推迟燃烧进程。 冷灰斗处漏风会抬高火焰中心,火焰拉长,导致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容易引起屏过结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