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总量,用好存量
充电桩产业应捉住2017年充电桩标准晋级的关键期,加快充电建造互联互通,利用先进手法推动移动付出,提高用户体验。
事实上,对于充电桩产业的这一疑问,公司和政府现已首先行动起来对于充电桩运营来说,与之配套的电力市场机制也存在缺环,电动汽车市场和和供电市场能加强协作,共享共赢。
充电桩产业虽然开展很快,但存在一些亟需处理的疑问,如充电桩用地产权、职业自律、通信接口等。换电、无线充电、车联网、V2X等技术都将引导整个产业的晋级。
交流充电桩(栓)技术要求
温升要求
交流充电桩(栓)在额定负载长期连续运行,内部各发热元器件及各部位温升应不超过Q/GDW 397﹨2009中表2规定;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MTBF应不小于8760h;
安装垂直倾斜度不超过5%;
设备安装地点不得有易爆危险介质,周围介质不含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有害气体及导电介质。
直流充电桩(栓)技术要求 每个充电桩(栓)自带操作器,以供用户进行充电方式选择和操作指导,并显示电动车电池状态和用户IC卡资费信息,实现无人管理;
充电桩(栓)接口应符合GB/TXXXXXXXX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暂行)中直流充电接口的相关规定;
充电桩(栓)通讯接口采用CAN通讯接口,通信协议按照GB/TXXXXXXXX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暂行)的规定执行(充电对象为锂电池电动车);
充电桩(栓)对充电过程中的非正常状态应具备相应的报警和保护功能;
充电桩(栓)对电池的状态要监控,根据电池的温度,电压对充电曲线,充电电流,充电压自动调整;
充电桩(栓)采用强制风冷;
充电桩(栓)防护等级符合《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P54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