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压力机压入的方法
小型轴承广泛使用压力机压入的方法。将垫块垫入内圈,用压力机静静地压至内圈而紧密地接触到轴挡肩为止。
操作时,事先在配合面上涂油。万不得已用用榔头敲打安装的场合,要在内圈上垫上垫块作业。这种做法屡屡成为轴承操作的原因,所以,只限于用过盈量小的情况,不能用于过盈量大,或中、大型轴承。
如深沟球轴承之类的非分离型轴承,内圈、外圈都需要过盈量安装的场合,用垫块垫上,用螺杆或油压、将内圈和外围同时压入。调心球轴承外圈易倾斜,即使不是过盈配合,也垫上垫块安装。
如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之类的分离型轴承,可以将内围、外圈分别安装到轴和外壳上,将分别安装好的内圈和外围相结合时,关键的是稳稳地将二者合拢,以便使二者中心不产生偏离,勉强压入会造成滚道面卡伤。
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
对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可以有效地提高轴承的旋转精度,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振动和噪声,但并非所有的滚动轴承在装配时都需要进行游隙的调整。而预紧固然可以提高轴承刚性和旋状精度,但是同时会使摩擦加剧,润滑油膜被破坏并产生大量的热,因此,被预紧的轴承必须进行强制润滑和冷却,这种工艺方法仅限于对轴承刚性和旋转精度要求极高的情况下采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工艺方法,生产实际中也只是在机床主轴装配中用到,其它传动机构的轴承装配几乎见不到。
在滚动轴承装配中是否进行游隙的调整和预紧,要根据技术文件提出的装配技术要求决定。具体地说,在装配技术要求中,一般对于高速、重载或旋转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会有调整轴承游隙或预紧的要求,反之,则会保持轴承游隙,装配时仅作轴向固定即可。从轴承的种类上看,对于圆锥滚子轴承、角接触轴承、推力轴承均需要对其游隙进行调整;对于一般低速、轻载的向心球轴承,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对其游隙进行调整,而只作轴向固定。
轴承防尘密封圈的那些事儿
轴承密封圈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环形罩,固定在轴承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或形成窄的迷宫间隙,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轴承防尘密封圈就是为了防尘和防止润滑脂的外泄。
防尘密封圈以其独特尖锐的唇型结构,低摩擦系数。这样密封圈能够实现阻止外界的粉尘进入系统,同时也降低设备的摩损。防尘外界污染物进入密封系统是防尘圈的基本功能。
轴承防尘密封圈采用钩状卷边结构,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轴承防尘密封圈密封性能好,密封强度高,原因为骨架的钩状卷边结构有效增加了轴承密封圈的弹性,大限度补偿牙口尺寸散差的影响,它不仅靠密封弹性体的弹性,还有卷边结构产生的弹性和强度作用,提高了装盖合格率,并可机压,能有效压紧。
密封轴承的寿命很大程度决定于其密封性能,现常用轴承密封圈为折边型骨架,轴承密封圈一般靠手压装盖,轴承密封圈的主要缺点是:弹性强度差,装配性能不好,密封性能较差。
轴承防尘密封圈的优点:一是防止外部物质进入轴承内部。二是内部润滑脂留出。都是为了防止轴承密封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