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伺服系统产品改变了将伺服系统划分为速度伺服单元与位置伺服单元2个模块的做法,代之以单一、高度集成化、多功能的控制单元。同一个控制单元,只要通过软件设置系统参数就可改变其性能,既可以使用电机本身配置的传感器构成半闭环调节系统,又可以通过接口与外部的位置或速度或力矩传感器构成高精度的全闭环调节系统。高度的集成化还显著缩小了整个控制系统的体积,使伺服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工作都得到简化。
伺服电机的选型注意事项:
1、电机轴上负载力矩的折算和加减速力矩的计算。
2、转速和编码器分辨率的确认。
3、再生电阻的计算和选择,对于伺服,一般2kw以上,要外配置。
4、电缆选择,编码器电缆双绞屏蔽的,对于伺服电机绝1对值编码器是6芯,增量式是9芯或15芯。
5、计算负载惯量,惯量的匹配.高速特性 伺服电机在高速时易出现高速振动现象。振动频率与负载情况和驱动器性能有关,这种振动现象对于机器设备高速运转非常不利。当伺服电机工作在高速时,一般应采用模拟阻尼技术来克服高频振动现象,在关节式机器人和直角坐标工业机器人上快速停止时就会出现高速震荡,伺服驱动器通过调整431号参数抑制震动,达到平稳精准定位。
伺服与变频的一个重要区别
变频可以无编码器,伺服则必须有编码器,作电子换向用,交流伺服的技术本身就是借鉴并应用了变频的技术,在直流电机的伺服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变频的PWM方式模仿直流电机的控制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交流伺服电机必然有变频的这一环节:变频就是将工频的50、60HZ的交流电先整流成直流电,然后通过可控制门极的各类晶体管(IGBT,IGCT等)通过载波频率和PWM调节逆变为频率可调的波形类似于正余弦的脉动电,由于频率可调,所以交流电机的速度就可调了(n=60f/2p,n转速,f频率,p极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