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1)标题 通常为“审计机关名称+审计项目名称+文种”,也有略去审计机关名称的。
(2)主送机关
(3)正文
①前言 介绍审计工作概况。
②情况 写明被审计单位的情况。
③问题 指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④结论 对被审计单位的看法。
⑤意见 提出对问题的处理意见。
⑥建议 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
⑦附件说明
(4)落款 审计人员签名盖章及撰写日期。
(5)抄送报单位
确定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根据对所取得各种审计证据的分析和评价结果,结合重要性水平,确定应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何种审计意见。
草拟审计报告。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这里主要指进行重点复核和复核,如果复核中发现存在遗漏问题,应返回到审计实施阶段补充审计,如果复核中发现问题处理不当,应返回至编制审计差异表这一步骤,对不正确的处理意见做出适当的修订。
出具审计报告。经复核确认后,注册会计师应将审计报告草拟稿(或征求意见稿)送至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经确认后,再正式签发并出具审计报告。
天津朗信财务咨询-审计报告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意味着,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审计工作,认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合法性和公允性的要求,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举例如下:
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