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作为回转式制冷压缩机的一种,同时具有活塞式和动力式(速度式)两者的特点。
1、与往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相比,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具有转速高,重量轻,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以及排气脉动低等一系列优点。
2、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没有往复质量惯性力,动力平衡性能好,运转平稳,机座振动小,基础可作得较小。
3、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结构简单,机件数量少,没有像气阀、活塞环等易损件,它的主要摩擦件如转子、轴承等,强度和耐磨程度都比较高,而且润滑条件良好,因而机加工量少,材料消耗低,运行周期长,使用比较可靠,维修简单,有利于实现操纵自动化。
4、与速度式压缩机相比,螺杆式压缩机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即排气量几乎不受排气压力的影响,在小排气量时不发生喘振现象,在宽广的工况范围内,仍可保持较高的效率。
5、采用了滑阀调节,可实现能量无级调节。
6、螺杆压缩机对进液不敏感,可以采用喷油冷却,故在相同的压力比下,排温比活塞式低得多,因此单级压力比高。
7、没有余隙容积,因而容积效率高。
压缩机(compressor),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膨胀→蒸发 ( 吸热 ) 的制冷循环。
螺杆式压缩机
属容积型回旋式压缩机中的一种,由于不出现余隙容积中剩余气体的再膨胀过程,在转子,机壳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相互之间没有滑动摩擦所以内效率和机械效率都比较高。由于它无吸排气阀装置,易损件少维护管理方便,使用寿命长,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必将获得进一步推广。不足之处是噪声较大,单机容量不宜太小。
活塞式压缩机是传统型容积式压缩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这种机型工艺比较成熟,有宽阔的工作压力范围,变工况适应性较强,热效应较螺杆式压缩机稍低,额定转速一般较低,输气有脉动,运转有一定的振动。且结构较复杂,易损件多,维修周期短。噪声相对于离心式压缩机和螺杆式压缩机要低,在中小型制冷中占主导地位。 螺杆式压缩机属於容积式压缩机,其活塞采用螺杆的形式;这是现今使用的最主要压缩机类型。螺杆压缩元件的主要部件是凸形转子和凹形转子,这两个转子相互靠近移动,使它们之间及腔内的体积逐渐减小。螺杆式的压力比取决於螺杆的长度和外形以及排气口的形状。
螺杆元件没有装备任何阀门,不存在产生不平衡的机械力。因此可以在高的轴速下工作,而且可以兼顾大流量和小的外部尺寸。
压缩机排油多的原因有:
1)、压缩机的活塞同气缸孔间隙过大,或圆度不好导致油进入排气回路过多。
2)、压缩机倾倒导致油进入吸气消1音1器腔体,压缩机运行时系统管路进入过量冷冻油,导致制冷差。此时拆下压缩机会反映管路中的油多而可能误判压缩机排油多。这种情况,可对压缩机通电运转,观察排油量是否逐渐降低甚至没有,如果这样,说明压缩机本身并不会排油多。
3)、冰箱管路中如有低于压缩机回气管的部分,则管路中的少量冷冻油会在压缩机停转时积存下来,结果越集越多,导致油堵,维修时拆下压缩机时会表现出油很多,易导致误判为压缩机排油。
容易导致压缩机故障的因素
1、水分的影响:
冰箱系统或压缩机本身含水量过高会使压缩机冷冻油逐渐分解变质,分解物质沉积在阀组上导致排气不良等。此外还可能会引起毛细管冰堵等故障。
判断冷冻油是否变质可通过观察油的颜色作初步判断。
一般,变质的油颜色较深,呈深黄色或褐色,而未变质的油则清亮透明,呈浅黄色或浅蓝色。
2、制冷剂充灌量的影响:
过多的制冷剂充灌量会产生以下后果:
1)、压缩机中冷冻油与制冷剂的相容性很好,制冷剂充入后一部分会溶解在冷冻油中,压缩机起动时壳体内部压力减小,导致溶解在冷冻油中制冷剂逸出,产生暂时的沸腾现象,如充入过多的制冷剂会加剧沸腾现象,导致吸气消1音1器吸气管吸入气液混合物,使吸气阀片打开幅度过大及敲击阀座的力量过大而损坏吸气阀片。
2)、压缩机是根据标准工况的平衡压力设计起动性能的,过多的制冷剂充灌量会使吸排气侧的平衡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压缩机负荷偏高或不能正常起动。而长期过载运行会加快压缩机损坏。
3、压缩机使用环境的影响:
1)、压缩机的设计环境温度为32℃,可适应短期的38℃以上高温环境。如冰箱放置处空间较小,空气流动不畅,再加上炎热的夏季,会导致冷凝器及压缩机不能很好地散热,则局部环境温度过高(超过45℃),会导致冰箱制冷效果差,压缩机长期在此恶劣条件下满负荷工作,电机绕组、阀组温升过高,极易损坏;
2)、压缩机环境温度过高还会引起平衡压力的升高,导致起动困难。
4、压缩机倾倒的影响:
压缩机或冰箱向吸气管侧或气缸头侧倾倒,会使压缩机内的冷冻油进入吸气消1音1器中,如未正常放置一段时间让油流出而立刻通电运转,则压缩机极易吸入液态油而损坏阀片,我们称之为液击。另还可能会造成进入系统管路中的油过多,引起制冷不良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