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加工包括塑炼、混炼、压延或挤出、成型和硫化等基本工序,每个工序针对制品有不同的要求,分别配合以若干辅助操作。为了能将各种所需的配合剂加入橡胶中,生胶首先需经过塑炼提高其塑性;然后通过混炼将炭黑及各种橡胶助剂与橡胶均匀混合成胶料;胶料经过压出制成一定形状坯料;再使其与经过压延挂胶或涂胶的纺织材料(或与金属材料)组合在一起成型为半成品;最后经过硫化又将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制成高弹性的最终产品。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制品,油封、O型圈、密封件等橡胶制品,还需要进行修边、去毛边加工,可选用的方式有人工修边、机械修边和冷冻修边。人工修边: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合格率低。机械修边:主要有冲切、砂轮磨边和圆刀修边,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特定制品。冷冻修边:专用的冷冻修边机设备,其原理是采用液氮(LN2)使成品的毛边在低温下变脆,使用特定的冷冻粒zi(弹丸)去击打毛边,以迅速去除毛边。冷冻修边的效率高,成本低廉,适用制品广泛,已成为主流的工艺标准。
线型结构:未硫化橡胶的普遍结构。由于分子量很大,无外力作用下,大分子链呈无规卷曲线团状。当外力作用,撤除外发泡橡胶海绵力,线团的纠缠度发生变化,分子链发生反弹,产生强烈的复原倾向,这便是橡胶高弹性的由来。
支链结构:橡胶大分子链的支链的聚集,形成凝胶。凝胶对橡胶的性能和加工都不利。在炼胶时,各种配合剂往往进不了凝胶区,形成局部空白,形成不了补强和交联,成为产品的薄弱部位。
交联结构:线型分子通过一些原子或原子团的架桥而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随着硫化历程的进行,这种结构不断加强。这样,链段的自由活动能力下降,可塑性和伸长率下降,强度,弹性和硬度上升,压缩yong久变形和溶胀度下降。
橡胶制品发白学术术语又称之为喷霜,常在橡胶产品硫化成型以后,静放一段时间,表面像沾满了白色的灰尘一样。但实际是橡胶配合剂析出,就形成了喷霜.
对于橡胶制品的发白现象,常见的原因分为几大类:配方设计不当、工艺操作不当、原材料质量波动、存储条件差,橡胶老化等。
既然知道各项原因,就要把握好做产品的各项流程,从而做出质量更好的产品。若万一做出此类产品,我们各个橡胶制品企业理应将产品全部报废,争取给客户每一个质量合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