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材的主要性能要求 纯度是靶材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因为靶材的纯度对薄膜的性能影响很大。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对靶材的纯度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随着微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硅片尺寸由6”, 8“发展到12”, 而布线宽度由0.5um减小到0.25um,0.18um甚至0.13um,以前99.995%的靶材纯度可以满足0.35umIC的工艺要求,而制备0.18um线条对靶材纯度则要求99.999%甚至99.9999%。
杂质含量:靶材固体中的杂质和气孔中的氧气和水气是沉积薄膜的主要污染源。不同用途的靶材对不同杂质含量的要求也不同。半导体工业用的纯铝及铝合金靶材,对碱金属含量和放射性元素含量都有特殊要求。
生产高纯银的电解工艺大多采用低酸工艺,一般认为:游离HNO3的作用在于改善电解液的导电性,但含量不易过高,否则会使阴极析出银返溶,故实际生产中通常电解液含硝酸浓度约在3~15g/L,对应pH值约0. 6~1. 3。银电解在电解工艺中,Cu2+具有改善电银粉晶体结构、增强电解液导电性能、减少电解液浓差极化等功效,所以银电解工艺过程中,采用通过在银电解液中加入Cu2+的方法或者在银阳极中添加微量金属铜,但必须控制银电解液中Cu2+浓度小于50g/l进行精炼。但铜离子过高,会引起铜在阴极的析出,从而影响高纯银的品质。
混汞法提金:混汞法提金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提金工艺,既简便,又经济,适于粗粒单体金的回收。我国不少黄金矿山还沿用这一方法。随着黄金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混汞法提金工艺也不断得到了改进和完善。由于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有的矿山取消了混汞作业,为重选、浮选和氰化法提金工艺所取代。
在黄金生产中,混汞法提金工艺仍有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外均有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