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在室内热量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以13℃以下的冷风的形式为房供冷。
地源热泵系统本身的特点是节能,如果出现非常耗电的情况,就要认真分析原因,地源热泵节能系统是由三部分组成,负荷侧能源消费端,地源侧能源获取提供方以及能源转换提升中心地源热泵主机。从面上来讲,可以总结为以下3点:地源热泵系统不节能就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分析。
1、负荷侧能源消费端,如果这边消耗得多了必然就不节能。首先,负荷侧循环水泵要适配,越大流量或扬程水泵耗电量也越大,所以不要以为水泵大了就占了便宜。其次,负荷侧每个房间温度夏天是否太低,冬天是否太高?室内制冷采暖系统温度设低1℃或设高1℃能耗升高5%可不是骇人听闻,而是真实的。
2、地源侧能源提供系统,如果这边提供得多必然消耗的少,肯定更节能一些。首先,地源侧循环水泵也要选择适配,选择了过大流量和扬程水泵一定耗电量更大。其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越足裕,即地埋管总量越大,提供的换热量越多,显然更节能,这么说多钻几口井做裕量是再好不过了。
3、能源转换提供中心地源热泵主机也应适配,和负荷侧能源消耗系统之需要一致即可。因为能源提升是需要压缩机做功的,需要多就提供多一些,需要少就提供少一些,如果一味选大,不仅会增加压缩机做功消耗,还会在运输过程中消耗更多的能量,得不偿失。相反,增加地源热泵自适应调节功能,通过设计几台主机或多台压缩机型,辅以温度自控加以调节,相信一定会节约能源。
地源热泵一机多用用途广泛:地源热泵不仅能实现夏天的制冷冬天的供暖,而且还会为用户提供日常的生活用水,方便用户的使用。而家用空调只能完成制冷供暖,无法为用户提供生活用水,所以地源热泵能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机组运行稳定寿命较长:地源热泵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埋于室外的地下,另一部分位于室内,这样使得地源热泵减少了外界风吹日晒对机组使用寿命的影响。机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使用30至50年,而普通空调的使用寿命最多可使用15年,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