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旖旎 300克 二级 房屋建筑桥梁裂缝加固 厂家直销 碳纤维布
不限
¥
1
点此议价
东莞市旖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 东莞
全部商品
查看联系方式
产品属性
图文详情
品牌推荐
品牌
旖旎
型号
YN-2300
颜色
黑色
抗拉强度
3000MPa
受拉弹性模量
3000MPa
抗弯强度
3000MPa
伸长率
1.5%
用途
建筑加固
产地
江苏
外形尺寸
二级300克
东莞市旖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欢迎您【电话1-8-9-9-8-0-4-8-9-1-7销售程】本公司长期大量供应碳纤维布,建筑加固碳纤维单向布分为四类:200克一、二级;300克一、二级,型号不同抗拉强度不同,碳纤维布数量都按平方米计量,宽幅有10公分,15公分,20公分,25公分,30公分,50公分的,特殊宽幅尺寸可以定做,一卷包装,一卷长度为100米,比如:10公分宽的一卷就是10个平方米,25公分宽的一卷就是25平方。碳纤维布粘贴需要配合碳纤维环氧树脂胶共同施工,专业一个平方米碳纤维布粘贴需要0.8公斤的碳纤维胶,正常一公斤碳纤维胶。 碳纤维布加固方法与其他加固方法(增大界面、外包钢、外加预应力法等)相比属于较为简单的加固方法,今天就由小编简单介绍碳纤维布的形成和它相对应施工工艺。 碳纤维布由原材料碳丝通过纺织机器编织而成,而碳纤维布按碳纤维规格可分为1k,3k,6k,12k,24k等,以上所说的k就是根数。碳纤维布可耐1000度左右的高温,在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方面具有优势。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 1、必须让碳纤维环氧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材料,把每一个细小到微米级的碳纤维丝都粘结到一起,使之共同承受应力。 2、必须使碳纤维复合材料与既有结构构建之间粘结牢实,形成新的结构构件承受应力。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主要材料:碳纤维布;碳纤维布配套树脂。 碳纤维布加固主要技术优点: 1、碳纤维布自重轻,厚度小,因而加固后几乎不增加质量和体积; 2、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适用于梁、柱、板、管道和墙体等各种形状的构件; 3、耐酸、碱、物理腐蚀,适用各种不同环境; 4、施工便捷,周期短。 施工工艺介绍 1、卸荷。加固前应对所加固的构件尽可能卸荷保证达到较原始状态使其加固。 2、基底处理。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凿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凿除后应用环氧砂浆进行修复。裂缝部位应首先进行封闭处理。用混凝土角机、砂纸等机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30mm)。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涂底胶。按主剂∶固化剂=2∶1(或其他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弹簧秤计量,电动搅拌器均匀搅拌,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1h内用完。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待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指触干燥为准)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4、基面找平。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填补,尽量减小高度差。转角处也应处理成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30mm。 5、粘贴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及层数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纤维布长度一般应在3m之内。调配、搅拌浸渍胶(使用方法与底胶相同),然后均匀涂抹于待粘贴的部位,在搭接、混凝土拐角等部位要多涂刷一些。粘贴碳纤维布,在确定所粘贴部位无误后剥去离型纸,用特制滚子反复沿纤维方向滚压,去除气泡,并使胶充分浸透纤维布。多层粘贴应重复上述步骤,待碳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粘贴。在较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面胶。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纤维布端部固定用横向纤维布或粘钢固定。 6、防护保护。加固后的纤维布表面应采取抹灰或喷防火涂料进行保护。 碳纤维布加固应用范围 1、混凝土梁的受弯和受剪加固、板的受弯加固、柱的抗震加固等; 2、厂房、大厦、校舍、医院及其他工业和民用建筑加固补强; 3、路桥、水利、核电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加固补强。 销售经理电话:1-8-9-9-8-0-4-8-9-1-7
旖旎 300克 二级 房屋建筑桥梁裂缝加固 厂家直销 碳纤维布
¥1元/米
旖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多种规格 碳纤维筋复合筋
¥5元/米
旖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碳纤维板 碳纤维复合板材
¥500元/平方米
提供旖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多种规格 碳纤维筋复合筋
¥5元/米
东莞市旖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A级胶碳纤维浸渍胶 碳布胶
¥25元/千克
建材与装饰材料
>
橡塑及纤维复合建材
>
纤维复合材
>
获取验证码
允许同品行业优质供应商联系我
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已成功发送给相应的供应商,请注意接听供应商电话。
对不起,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发送失败,请稍后重新发起咨询。
关闭
登录
|
注册
首页
|
我的马可
触屏版
电脑端
马可波罗版权所有199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