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造四川铜币”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产物。1911年12月发生“成都兵变”,以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的四川军取代了成立仅12天的大汉四川军。新的四川军成立之初即面临着需用日繁、度支日绌的财政困窘局面。军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币厂,决定铸造“四川铜币”以应急。民国元年(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四川军之命,开模铸造“军造四川铜币”(也称“汉”字铜元)。
近日深圳永乐有幸征得一枚民国二年四川军造壹百文铜元, 铜币正面中央珠圈内有“四川铜币”四字,上下左右分列。珠圈上缘书“军造”四字,下缘为“当制钱壹百文”字样,标明币值,左右饰以花星纹饰。铜币背面中央大圆圈内为一篆书“汉”字,因而钱币收藏者也称之为“汉”字铜元,两边同样各有一花星,上方以“中华民国二年”编年,下方留白。
此铜币铸造材质优良,币面清秀硬朗,版别清晰自然,铭文字体雕刻清晰,铜质精良,形制规整,包浆醇厚,虽有些许磨损,但字迹清晰保存完好,而铜币则因为保存的环境问题,包浆稍显浓郁,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军造四川铜币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军造四川铜币因其系金属所铸,制作数量比纸币少得多,加上民国时期社会动荡,解放后兑换,品相好的真品存世所剩很少。可以预见,这种机制币必将成为收藏界的一匹蓄势待发的黑马。从近几年国内古玩高端私下交易市场和海外拍卖市场成交数据可以得知,不仅价格高,成交数量也在上升,证明现在海内外收藏群体已经开始关注并收藏投资,未来价格会更一步上升。
四川铜币军是由四川铜元钱币演变过来的,最早铜元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川督岑春煊始议铸造铜元。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建立四川铜元局,其规模不大,仅就原购铸小制钱的废机修整使用.厂房是机器局的压铜厂和旧的铜钱厂,铸料是机器局的枪弹废壳边渣和宝川局余铜,圯炼净尽。按铜96%、铅0.1%及其他的比例配铸“当五”、“当十”铜元。所铸铜元悉用紫铜,量较好。以致四川铜元成为全国铜元特点之一。
军造四川铜币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产物。1911年12月发生“成都叛乱”,以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的四川军取代了建设仅12天的大汉四川军。新的四川军建设之初即面临着需用日繁、度支日绌的财政困窘时势。军迅速接受了四川成都造币厂,决议铸造“四川铜币”以应急。民国元年(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四川军之命,开模铸造“军造四川铜币”(也称“汉”字铜元)。
与孙像开国纪念币和袁像银元比起来,军造四川铜币流通范围较窄,发行量与存世量自然无法与前二者相比。由于这个原因,接触川洋的人比较少,研究者更少。但这并不表示川洋的研究价值和市场价值不高,向来经济规律和收藏首要以“物以稀为贵”定律为标准。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地方政权的特殊货币,军货币具有军用货币和民用货币的双重职能,是历史的产物,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物价值,是历史的见证。
下图铜币便是小编有幸见到的四川军造当制一百文铜币,钱币正面珠圈内书“四川铜币”,圈外上书“军造”,下书“當制钱一百文”,背面珠圈内绘有篆书“汉”,圈外上书“中华民国二年”。此精品铜元具有很高的保藏价值。
小编有幸听过鉴宝专家在鉴定此类钱币时,经常与收藏者提到,钱币品相的好坏,不仅影响到钱币收藏品价格的差异,而且还关系到藏品是否容易变现的问题。铜元的品相对铜元收藏意义尤为重大。机制铜元无论是对表面的光洁度,乃至边丝的好坏都有严格的要求,任何缺陷都会影响藏品的价格。图案文字清晰、无磨损,表面平整光洁,边缘无明显撞击痕迹等,基本可算得上好品相。品相好的铜元值得收藏,即使是普通品种,铜元收藏价值也较高。
家里如有此类藏品的小伙伴,可要妥善保管,小编建议可买集邮本,将此类铜元放入进去,这样不易磨损。那么,有关民国时期钱币一部分的分享就到此,如有建议的小伙伴,可在评论区留言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