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东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厦门东港集团,总投资1000万元RMB,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要从事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研发与设计、智能家居系统以及智能智动化开关柜系统。
分布式发电通常是指利用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较小的、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小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特别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由于投资小、建设快、占地面积小、政策支持力度大等优点,是并网光伏发电的主流。它一般接入10~35千伏或0.4千伏电压等级的电网。实际上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具体应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该类项目必须接入公共电网,与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的用户供电。如果没有公共电网支撑,布式系统就无法保证用户的用电可靠性和用电质量。分布式光伏发电有以下特点:一是输出功率相对较小。光伏发电的模块化设计,决定了其规模可大可小,可根据场地的要求调整光伏系统的容量。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在数兆瓦以内。与集中式电站动辄几十兆瓦,甚至几百兆瓦不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小,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比大型的低。二是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
空气和水产生污染。但是,需要重视分布式光伏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利用清洁能源的时候,考虑民众对城市环境美感的关切。三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部地区的用电紧张状况。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白天出力,
正好在这个时段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较大。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仅约
100瓦左右,再加上适合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屋顶面积的限制,因此分布式光伏发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其运行模式是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将太阳能转换输出的电能,经过直流汇流箱集中送入直流配电柜,由并网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供给建筑自身负载,多余或不足的电力通过联接电网来调节。
厦门市东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厦门东港集团,总投资1000万元RMB,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要从事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研发与设计、智能家居系统以及智能智动化开关柜系统。
光伏发电,其基本原理就是“光伏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
转化率编辑单晶硅大规模生产转化率:19.8——21%;大多在17.5%。目前来看再提高效率超过30%以上的技术突破可能性较小。多晶硅大规模生产转化率:18——18.5%;大多在16%。和单晶硅一样,因材料物理性能限制,要达到30%以上的转化率的可能性较小。GaAs太阳能电池组的转化率比较高,约23%。但是价格昂贵,多用于航空航天等重要地方。基本没有规模化产业化的实用价值。薄膜薄膜光伏电池具有轻薄、质轻、柔性好等优势,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尤其适合用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之中。如果薄膜电池组件效率与晶硅电池相差无几,其性价比将是无可比拟的。在柔性衬底上制备的薄膜电池,具有可卷曲折叠、不怕摔碰、重量轻、弱光性能好等优势,将来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目前非晶硅薄膜转化率9%左右。非晶硅的转化率却有希望提升得更高。效率衰减晶硅光伏组件安装后,暴晒50——100天,效率衰减约2——3%,此后衰减幅度大幅减缓并稳定有每年衰减0.5——0.8%,20年衰减约20%。单晶组件衰减要约少于多晶组件。非晶光做组件的衰减约低于晶硅。因此,提升转化率、降低每瓦成本仍将是光伏未来发展的两大主题。无论是哪种方式,大规模应用如果能够将转化率提升到30%,成本在每千瓦五千元以下(和水电相平),那么人类将在核聚变发电研究成功之前得到最为广泛、最清洁、最廉价的几乎无限的可靠新能源。
厦门市东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厦门东港集团,总投资1000万元RMB,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要从事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研发与设计、智能家居系统以及智能智动化开关柜系统。
对于智能家居来讲,智能控制面板不是简单的开关面板,而是集成了照明、音响、窗帘、温控器、传感器等多个子系统的中控系统,可以用遥控、手机远程、本地电脑等多种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对居住空间灯光、电动窗帘、温湿度等的智能控制管理,从而为人们提供智能、节能、环保、舒适、便捷的高品质生活。
例如,就对家庭照明控制来讲,通过智能控制面板可以调节所有房间的照明,随心创造各种梦幻灯光!通过灯光调光,让您和家人分享温馨与浪漫,同时具有节能和环保的效果,而全开全关功能可轻松实现灯具一键全关和一键全开功能,并具有亮度记忆功能。
另外,在家时,一个控制器可以遥控家里的一切,比如拉窗帘,给浴池放水并自动加热调节水温,以及控制房间内各种电器设备;在公司上班或出差时,家里的情况也可以显示在办公室的电脑或手机上,随时方便查看等等。
不过,智能控制面板系统必须要具有可扩展性,以便于将来可以和其他设备连接,以适合新的智能生活。同时,安装要足够简单,不能破坏原有的装修即可实现智能控制。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用户体验,智能面板操作和程序设备不能过于繁琐,否则容易让用户产生排斥心理。最后,由于如空调的温度和时钟数据,室内窗户的开关状态数据等关联到个人家庭的隐私,如果数据保护不慎,很容易导致隐私泄漏,从而大大降低人们对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