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0℃下等温处理获得的组织中,下贝氏体数量大,奥氏体量少,结果强度高而韧性低。随着处理温度提高,下贝氏体变为上贝氏体,奥氏体数量也增多,则强度有所下降,而塑性和韧性有所上升。但当温度超过400℃时,将会发生由奥氏体析出碳化物的过程,结果塑性和韧性均将下降。为了照顾强度和塑性两个方面,等温处理宜选在300~380℃。
铸铁中的碳以石墨形态析出,若析出的石墨呈条片状时的铸铁叫灰口铸铁或灰铸铁、呈蠕虫状时的铸铁叫蠕墨铸铁、呈团絮状时的铸铁叫白口铸铁或码铁、而呈球状时的铸铁就叫球墨铸铁。球墨铸铁由铁、碳和硅组成的合金的总称。在这些合金中,含碳量超过在共晶温度时能保留在奥氏体固溶体中的量。铸铁主要由铁、碳和硅组成的合金的总称。在这些合金中,含碳量超过在共晶温度时能保留在奥氏体固溶体中的量。
通过等温淬火工艺获得的奥铁体球墨铸铁除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韧性好、疲劳性能高、减震性好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外,同时还具有优异的耐磨性。ADI要比同样硬度钢的耐磨性高,如硬度为HRC30-40的ADI耐磨性相当于硬度HRC60的淬火回火钢,另外,相同基体显微硬度下的ADI耐磨性高于钢。但是,高强度的ADI,其耐磨性与高合金耐磨铸铁相比并无优势。为进一步提高ADI的耐磨性,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开发了含碳化物的奥铁体球墨铸铁。在成分选择时加入0.5~1.5%Cr,使基体组织中存在10~30%的碳化物,这种含碳化物的ADI比第五和第六级ADI更耐磨,且具有较高的韧性。与镍硬铸铁的耐磨性相当,在成本方面,比含镍硬铸铁便宜,也能够与某些高合金耐磨铸铁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