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强尼龙PA66颗粒|尼龙颗粒厂家作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目前普遍认为,长(连续)纤维有高强、高韧方面的优越性,短切纤维有加工性好的特点。因此,长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加工上完善成型工艺、短碳纤维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力学性能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方向。 根据碳纤维长度、表面处理方式及用量的不同,还可以制备综合性能优异、导电性能各异的导电材料,如抗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面状发热体材料、电极材料等。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近年来发展很快,因为尼龙和碳纤维都是各自领域性能优异的材料,其复合材料综合体现了二者的优越性,强度与刚性比未增强的尼龙高很多,高温蠕变小,热稳定性显着提高,尺寸精度好,耐磨,阻尼性优良,与玻纤增强尼龙相比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如表所示。
· 增强纤维 碳纤维 玻璃纤维 30% 特性 测试方法 15% 30% 40% 无添加 相对密度 JIS K7112 1.20 1.26 1.32 1.40 1.14 拉伸强度/MPa ASTM D638 117 182 235 170 80 (76) (116) (165) (100) (55) 断裂伸长率/% ASTM D638 4 (6) 4 (4) 3. 5 (4) 5 (4.5) 60 (200) 弯曲强度/MPa ASTM D790 210 270 330 260 130 (101) (197) (264) (125) (65) 弯曲弹性模量/MPa ASTM D790 9400 16100 22000 8000 3300 (49) (106) (154) (40) (12) 缺口冲击强度/(kJ/m2) ASTM D256 4(7) 5. 5(8) 4(7) 7(9) 4(14)
· 最全最热最专业的文档类资源,文库一网打尽
洛氏硬度(R标准) ASTM D785 121(102) 122(106) 124(118) 120(113)
118(100) 弯曲疲劳强度(106次)/旨3 ASTM D671 43(30) 58(43) ― 37(20) 吸水率(23℃,24h)% ASTM D670 0.8
0.65 0.65 0.7 1.5 线胀系数/(105/K〉 ASTM D696
1.3/10 0.7/8 0.6/6 1.5/8 10/10 成型收缩率(流动方向)/% ASTM D955 0.15 0.05 0.03
0.29 1.80 热变形温度(1.82MPa)/℃ ASTM D648
248 250 250 248 66 热导率[W/(M*K)] ASTM C177 0.41
0.52 0.7 0.35 0.23 动摩擦因数 东丽法 0.07 0.2 0.36 0.15 0.23 磨耗量/[g/m2) ? h] 东曲法 试料 4.0 11.0 14.0
15.0 7.0 对磨材料(S45C) 0.2 0.1 0.2 1.9 0.2 体积电阻率/Ω ? cm ASTM D257 100~1000 10~100 10~100 1017
1017 注:()内为吸水时的值,无增强纤维时的含水率为2.5,含增强纤维15%、30%、40%时含水率分别为1.9%、 1.6%、 1.5%;线胀系数用流动方向/垂直方向表示。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与基础树脂、增强纤维性质、纤维与树脂界面的结合程度、成型挤出工艺、增强纤维的长度及分布状态有关。要想得到高强度的碳纤维增强PA66,应尽量使碳纤维保持较大的长径比,在螺杆组合得当的情况下,保证碳纤维一定的长度是有可能的,一般长度分布在0.2~.30mm最大长度在0.5mm。 碳纤维增强尼龙与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有很大差异。碳纤维不耐剪切,在螺杆组合设计上要保证剪切力适当,使纤维长度在要求的尺寸范围内。在熔融区要保证尼龙充分熔融,在捏合区要适当减少捏合元件,以保证碳纤维有一定的长度,才能产生较好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