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 用途与合成方法 |
概述 | 碳酸氢钠又称酸式碳酸钠、重碳酸钠、小苏打、重碱、焙碱,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内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其抗酸作用弱而短暂。此外尚有碱化液的作用。适用于胃酸过多、消化不良及碱化尿液等;静脉给药用于酸中毒;外用滴耳软化盯聍;2%溶液坐浴用于霉菌性****炎。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肠卡他性炎症、败血症和重症腹泻、大面积烧伤及中和胃酸和碱化尿液等。需要注意的是可能产生穿孔的溃疡病患者忌用;忌与酸性药物配伍。另外�**崆饽颇诜被岵罅康亩趸计澹黾游改谘沽Γ晕咐Q竦牟∪耍碳だQ衩妫踔劣胁复┛椎奈O眨倍趸即碳の刚衬ぃ鸺谭⑿晕杆岱置诠唷� 在温室内喷施�**崆饽疲饶芊啦。挚稍霾P矶嗖『θ缁乒习追鄄 ⑻烤也 ⒎岩睹共〉龋洳≡婢诩钚蕴跫潞苣焉妗S�500倍小苏打溶解防治上述病害效果很好。另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棚室内因密闭,二氧化碳常感不足,喷施小苏打分解后可补充二氧化碳。可在蔬菜生长期间,每隔3—4天喷一次。因小苏打为碱性,不能和酸性农药或肥料混用。 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适量�**崆饽疲捎行У靥岣咝笄荻运橇系南Γ岣叩凹Φ牟奥屎偷翱乔慷龋铀俣杂镏实睦煤陀泻ξ镏实呐判梗岣咝笄莸脑鲋厮俣龋豢墒剐笄莼宓牡挚沽兔庖吡κ贾毡3肿罴炎刺岣咝笄莸目褂つ芰Γ栽し佬笄菁膊。Vて浣】瞪ぞ哂谢淖饔谩� | |||||||||||||||
水中溶解度(g/100ml) | 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 7g/0℃;8.1g/10℃;9.6g/20℃;11.1g/30℃;12.7g/40℃ 16g/60℃ | |||||||||||||||
含量分析 | 总碱量的测定 取2g试样(称准至0.0002g),置于250ml三角瓶中,以50ml水溶解,加0.1%甲基橙指示液2~3滴,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总碱量(以NaHCO3计,%) 式中 V——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c——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G——试样质量,g; 0.08401——�**崆饽坪聊Χ柿浚琯。 | |||||||||||||||
毒性 | ADI不作限制性规定(FAO/WHO,2001)。 LD504.3g/kg(大鼠,经口)。 GRAS(FDA,§184.1736,2000)。 | |||||||||||||||
使用限量 | GB 2760-2001:需添加膨松剂的各类食品以GMP为限;调制水50mg/kg(以Na计13.7mg,/kg)。 FAO/WHO(1984):人造奶油、冷饮、食用酪蛋白酸盐,按GMP;奶油及乳清奶油最高用量2g/kg(仅用于调节pH,以无水物计);番茄浓汁,使pH值高于4.3;熟豌豆罐头150mg/kg(以钠计);其他参照碳酸氢钾。 | |||||||||||||||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
| |||||||||||||||
化学性质 | 白色粉末或不透明单斜晶系细微结晶。无臭,味咸。 | |||||||||||||||
用途 | 用作分析试剂,还用于无机合成和制药工业 | |||||||||||||||
用途 | 用于治疗酸血症 | |||||||||||||||
用途 | 用作食品工业的发酵剂、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黄油的保存剂。可直接用作制药工业的原料。还可用于电影制片、鞣革、选矿、冶炼、金属热处理、纤维、橡胶及农业浸种等。同时还用作羊毛的洗涤剂、泡沫灭火剂、浴用剂等。 | |||||||||||||||
用途 | 碱性剂:膨松剂。 常与碳酸氢铵配制膨松剂用于饼干、糕点。 在小麦粉中的添加量20g./kg。可与柠礞酸、酒石酸等配制固体清凉饮料的发泡剂(产生CO2)。因系无害的弱碱性剂,洗涤蔬菜时添加约0.1%~0.2%可使绿色稳定。单用时,因受热分解呈强碱性,用于面包时会带黄色,并破坏小麦中维生素,最好与磷酸氢钙等酸性物质合用。尚可用于食品烫漂、去涩味。因其能使pH值上升,故可提高蛋白质的持水性,促使食品组织细胞软化,促进涩味成分溶出。对羊奶有去膻作用(用量10~20mg/kg)。 | |||||||||||||||
用途 | 作酸度调节剂和化学膨松剂,我国规定可用于各类需添加膨松剂的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用途 | 注射用碳碱平衡药。用于食品、医药、电影胶片、鞣革、选矿、冶金、纤维、橡胶等工业,也可用洗涤剂、灭火剂。 | |||||||||||||||
用途 | 用于食品、医药、电影制片、鞣革、选矿、冶金、纤维、橡胶等工业,也可作洗涤剂、灭火剂,用作食品工业的发酵剂,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 用作分析试剂,还用于无机合成和制药工业 用于治疗酸血症 用作食品工业的发酵剂、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黄油的保存剂。可直接用作制药工业的原料。还可用于电影制片、鞣革、选矿、冶炼、金属热处理、纤维、橡胶及农业浸种等。同时还用作羊毛的洗涤剂、泡沫灭火剂、浴用剂等。 碱性剂:膨松剂。 常与碳酸氢铵配制膨松剂用于饼干、糕点。 在小麦粉中的添加量20g./kg。可 | |||||||||||||||
用途 | 常用作分析试剂,层析分析试剂。制备钩端螺旋体培养基。无机合成。制药。 用作食品工作的发酵剂、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黄油的保存剂。可直接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还可用于电影制片、鞣革、选矿、冶炼、金属热处理,以及用于纤维、橡胶工业等。同时用作羊毛的洗涤剂、泡沫灭火剂,以及用于农业浸种等。 | |||||||||||||||
生产方法 | 气液相碳化法 先将碳酸钠溶解于水,过滤除杂后得相对密度1.19~1.20(23~24°Bё)的碳酸钠溶液;来自石灰窑并经旋风分离、水洗涤净化过的CO2气体(浓度20%~35%),经加压后在吸收塔中与碳酸钠溶液逆流接触;待物料浓度达到相对密度1.10(13°Bё)时,反应结束,析出的碳酸氢钠,经分离、气流干燥、粉碎得成品。 NaCO3+CO2+H2O→2NaHCO3 废碱液吸收法 以纯碱生产过程中的废碱液吸收C0z制得碳酸氢钠,工艺过程与气液相碳化法相同。 天然碱法 天然碱的组成大致为碳酸钠23%~25%,碳酸氢钠1%~2%,氯化钠5%~10%,硫酸钠8%~10%,水不溶物10%~15%。以天然碱为原料,用蒸汽和循环母液化碱,配制成总碱度为160~180g/L的碱液。然后在碳酸化塔内用净化过的C0。进行碳酸化,控制进口温度60~70℃、出口温度45~50℃,碱液碳化度90%。碳酸化液经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碳酸氢钠。 | |||||||||||||||
生产方法 | 由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得。 | |||||||||||||||
生产方法 | 气液相法将纯碱溶解过滤除去杂质后,浓度保持在23~24°Bé。石灰窑发生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20%~25%,经洗涤净化处理,与热碱液进行碳化,塔压保持在0.2~0.25 Mpa,待物料浓度达13°Bé时,反应终了。经冷却、结晶、过滤得小苏打结晶,再经气流干燥即得碳酸氢钠成品。其 Na2CO3+CO2+H2O→2NaHCO3 气固相法 将碳酸钠置于反应床(反应池)上,并用水拌好,由下部吹入二氧化碳,一次反应碳化后,经初碎,进行二次碳化反应,再经干燥、粉碎,制得碳酸氢钠成品。其 Na2CO3+CO2+H2O→2NaHCO3 废碱液回收法在纯碱生产过程中,纯碱煅烧炉产生的炉气,经旋风分离后,仍含有较多的碱粉。将此炉气用热碱回收,使碱粉溶解在碱液内,在循环溶解过程中,部分碱液送往蒸氨塔,蒸出热碱液中氨,使碱液进一步浓缩,作为生产小苏打的碱液原料,蒸氨塔顶出来的氨、二氧化碳和水混合气,进入原来炉气冷却塔。小苏打生产中分离脱水后的母液,用于热碱液循环,以溶解回收炉气中碱粉,构成生产过程循环。 废碱液回收后,经碳化、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碳酸氢钠成品。其 Na2CO3+CO2+H2O→2NaHCO3 天然碱加工法以天然碱为原料,由于杂质含量较高,因而碱液配制时,需严格控制化碱温度、浓度及母液循环次数,母液中总盐量应大于240 g/L。化碱后碱液浓度碳酸钠>150 g/L、氯化钠<50 g/L、硫酸钠<90 g/L,所得碱液经过滤除渣,然后与二氧化碳碳化生成碳酸氢钠结晶,经洗涤脱水,洗液可返回化碱或排放,结晶经干燥,制得碳酸氢钠成品。其 Na2CO3+CO2+H2O→2NaHCO3 | |||||||||||||||
类别 | 有毒物品 | |||||||||||||||
毒性分级 | 中毒 | |||||||||||||||
可燃性危险特性 | 不可燃烧; 受热放出有毒氧化钠气体 | |||||||||||||||
储运特性 | 库房低温, 通风, 干燥 | |||||||||||||||
灭火剂 | 水, 二氧化碳, 干粉, 泡沫 |
更多小苏打详情请咨询广州市宝万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