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体系文件方面 (一)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一)客户方面:作为第一方实验室,让客户对该公司的产品质量放心,提高公司产品的竟争力,给企业的客户增加信心、质量保证,让客户对该公司的产品放心。 (二)供方方面:给企业的供应商造成权威性,直接要求供应商的原料都送到我们自己的实验室检测,然后出报告,不用送第三方检测了。 (三)公司以及社会方面: 1.列入中国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获准认证认可机构名录,同时在官方网站电子注册、发布;接受认证认可机构的监督审核,提高本公司或本实验室的知名度。 2 .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开展,加强公司在市场的说服力,竞争力。 4. 赢得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信任,增强了实验室的市场竞争能力。 6.获得与CMA/CNAS签署互认协议的国家与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的承认, 有利于消除非关税贸易技术壁垒(仅适用于实验室认可)。 室认可)。 8.一些地区会有相应的地方政策补贴(可咨询当地市或区科技局或其他相关部门) 二、费用初步估算: 1.内审员 培训机构很多,可自行选择,费用根据实际情况产生。 2.文件审核:在递交申请资料文件时,应该支付500元文件审核费用;总计500元。 3.现场审核:审核费用:2500元/人日, 注:2.3项目费用主要针对CNAS,CMA是无此费用产生的。 4.其他费用:审核员的差旅费,其他费用 5. 咨询费用 服务范围:申请-评审-拿证 从体系文件的建立,人员、设备、能力验证各方面的辅导,直至取得CMA/CNAS证书。 三、申请流程 1.意向申请阶段; 2.确定申请,签定合作辅导合同; 3.申请前准备工作,辅导老师参与: 根据申请范围标准号的要求,确认所需要的“使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根据情况确认实验室的设备要求; 体系文件的建立、修订; 实验室人员的培训辅导; 能力验证、实验室对比; 质量记录的建立、填写; 典型报告; 内审、管理评审等等 准备所需要的时间,根据实验室的基础情况而定。 4.正式提交申请资料,(辅导老师参与) 网上注册帐号,填写申请资料;同时递交纸质文件。 (要求体系运行6个月,完整的进行过内审、管理评审、申请人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活动运作处于稳定运行状态,聘用的工作人员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等等) 5.CMA/CNAS确认 CMA/CNAS认可处收到申请后会进行进行初步评估后,移交项目组(每家实验室会有一名相对的项目主管)。 根据情况,项目组会确认是否需要初访; 在资料评审中项目组的人会联系到质量负责人(申请人)资料的补充、确认、情况了解等事宜。(辅导老师参与) 不予以接受的,再修订、整改。6个月后再次申请。 可接受的,则予以正式受理,且会在3个月内安排现场审核。 如果实验室自身存在问题,不接受审核时间的安排,就另当别论了。 所需时间:资料评审1-2个月,确认是否受理,在确认受理后,3个月内安排现场审核。 6.审核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辅导老师应做的工作 (CMA/CNAS审核一般都是安排在周末的,审核老师多为兼职) 7.整改 现场评审后,会开出不符合项,根据不符合项的条款以及内容,做整改报告,并提供整改证据。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情况下40个工作日内。 辅导老师会指导整改的。(包括整改报告的编写、整改证据的收集) 时间:根据不符合项内容,实验室可提前完成的。40个工作日一般是评审组长给的较长时限的。 8.取得证书 整改资料由评审组长确认后递交CMA/CNAS,相关项目负责人审批后,取得资质证书,同时在CMA/CNAS官网上更新信息。 向CMA/CNAS提出申请,与CMA/CNAS签定标示使用协议。 (CMA/CNAS印章) 时间:从递交资料,到确认下来大概2个月左右,这个时间不太好估算。 9.后续的工作 在初次通过后,12个月内应接受CNAS的定期监督评审,CMA是3年/次。 如有扩大认可范围,流程与初次申请一样。 体系运行的维护。 以上费用以及时间都是估算,实际运作中会略有偏差。 代表其检测或校准自己生产的产品,数据为我所用。 目的:提高和控制产品质量,一般使用企业标准。 第二方实验室(需方实验室): 组织内实验室或委托某实验室代表其检测或校准供方提供的产品,数据为我所用。 目的:提高和控制供方产品质量。一般使用约定标准。 例如: 3A公司生产一批蓝牙耳机,卖给4B公司,3A公司和4B公司的实验室对蓝牙耳机分别进行了测试,后来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决定将产品委托给5C公司检测(5C公司与3A和4B没有业务往来和利益冲突)。 这个案例中: 3A公司的实验室是第一方实验室; 4B公司的实验室是第二方实验室; 5C公司的实验室是第三方实验室。
实验室通过CMA/CNAS认证
(二)内部职责更加分明,领导职责、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岗位均建立可量化的质量目标,便于考核,确保检测质量万无一失。
(三)使实验室的软件条件(文件管理系统)上一新台阶,内部管理更到位,全面消除管理盲点,有序地管理各部门、岗位的日常工作。
(四)可建立内部改进机制,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方听取意见,增进客户满意。
2.取得资质方面
3. 减少送外的成本,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5. 有利于树立品牌,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7.参与国际间实验室认可双边、多边合作,促进工业、技术、商贸的发展(仅适用于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