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微晶玻璃介绍
微晶玻璃是一种耐磨性能极好的非金属材料,耐磨性是普通陶瓷的5~8倍,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8倍以上,是耐磨不锈钢的6倍左右,同时该材料还有较好的耐腐性、耐温性和抗冲击性。但由于这种材料有难成型、难加工的特点,所以一直无法应用于耐磨泵的领域。本公司经过长期努力和研发,研制出一种外壳为塑料材料、过流部位为微晶玻璃的高耐磨防腐泵,现介绍给用户。
一、产品简介
UTB系列泵是一种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泵为基体,内镶嵌金属或陶瓷衬层的高耐磨型防腐离心渣浆泵,主要适用于腐蚀性和磨蚀性要求都很高的岗位,例如:锌、铜、锰、镍等有色金属冶炼的浸出岗位,各种选矿流程岗位,环保业的废渣、污泥、石灰浆等输送岗位等。
● 设计原则和改良方法:
原则:在泵的关键部位镶嵌关键的、合适的材质,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方法:在泵壳及泵盖上镶嵌高耐磨陶瓷、贵金属、微晶玻璃、耐磨橡胶或其它非金属材料等。
● 泵的优点:
其一:泵腔内容易磨损的部位,均镶有高耐磨衬层,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比不镶衬耐磨材料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泵,耐磨性能长3~4倍以上;衬层可以更换,使用成本低,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对各种酸性类、碱性类、非腐蚀性类物料的输送都有合适的、相适应的镶嵌体。因此能选到适合各种物料输送的泵型。
其二:克服全塑泵和衬塑泵耐腐而不耐大颗粒物料磨损的不足;克服陶瓷泵耐磨而拆装极易开裂破损的固疾;克服贵金属泵整体用贵金属制造价格贵、客户使用成本高的难题。
● 适用范围:
适用输送100℃以内、有高耐磨要求的腐蚀性料浆。例如:
◆ 电解锌底流泥泵,浸出压滤泵;
◆ 电解锰过滤(压滤)机配用泵;
◆ 湿法炼铜的浸出压滤配用泵、排渣泵;
◆ 镍、钴、金、钼等贵金属湿法冶炼压滤泵和流程泵;
◆ 有色、黑色金属选矿业的旋流器送料泵、排渣(尾矿)泵;
◆ 选洗煤业的污泥泵、排渣泵;
◆ 环保产业中脱硫系统排渣泵、污水处理中排渣泵、石灰浆泵等;
◆ 磷复肥生产中高温料浆的输送(含氟介质不适应);
◆ 非金属矿加工工业中,磨蚀性大的物料输送,例如石英砂料浆,高岭土料浆、膨润土料浆、白土料浆等磨蚀要求高的岗位;
◆ 其它工业领域有三高“症”(高温、高蚀、高磨)的物料的输送泵。
● 镶衬的材质有:
钢玉陶瓷、烧结碳化硅、浇注型碳化硅、微晶玻璃、高铬合金、聚氨酯、橡胶、塑料合金等材料。部分图例如下:
● 选型原则:
1.选择衬层材质时,化学适应性是第一原则,如果耐磨性好,耐化学性不合适,也不能选;(客户如需选型,请与本公司联系,最好在业务人员的指导下选型。)
2.耐磨适应性必须服从于化学适应性,在以上的基础上,再考虑产品的经济性,因此UTB型泵的选用,须遵循耐化学性、耐磨性、经济性,三位一体、三者统一的原则。
二. 型号标注及材料配置
2.1 型号标注说明
2.2 材质编号及其优缺点
三. 泵的结构简图
四. 密封结构简图
4.1 B型结构K型动力密封
4.2 G4型抗颗粒机械密封
五. 性能参数表
六. 外型图及安装尺寸表
七、启动、运行、维护及拆装程序说明
7.1 启动、运行及维护
7.1.1 运行前的检查
试运行前应先用手盘动联轴器或轴,检查转向是否正确,运转是否灵活,如盘不动或有异常声音,应及时检查,检查时先从外部用手检查联轴器是否水平,从轴承座上的油镜孔处查看润滑油的位置是否在油镜的中心线附近(太多应放掉一些,太少应加上一些),边检查边盘动,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就要拆泵检查,(拆泵时请参照本说明书上的结构简图和拆装程序)清理异物,并和本公司联系协商解决方法。
7.1.2 开车步骤
a.将泵内灌满液体
b.及时打开进口阀门(如进口阀门为单向止回阀,就不需要人工操作)
c.接通电源 d.再打开出口阀门
7.1.3 运行
运行中如有异常声音,或有电机发热等不正常情况出现时,也应停机检查,检查方法和步骤同8.1.1。
7.1.4 停机
a.先关闭出口处阀门
b.切断电源,并及时关闭进口处阀门;(如进口阀门为单向止回阀,就不需要人工操作)。
7.1.5 维护
a.轴承座内的润滑油(40#柴机油)应定期更换,正常情况六个月更换一次。
b.寒冷季节,停泵后若有结冰现象,应先接通密封处冷却水,必要时可加热水进去解冻,之后用手盘动联轴器,直到运转灵活,再按照启动步骤开车。
c.有冷却水装置的泵,开车前应先接通冷却水,泵正常运行时,可继续接通,若条件不允许也可停掉,冷却水的流量和压力不宜过大,自来水即可;
d.泵在关闭出口阀门时的运行称为闭压运行状态,全塑泵或衬塑泵的闭压运行时间应尽可能减短,常温介质以不超过5分种为限,高温介质最好不要超过2分种;
e.泵不能承受进出口管道的重量,进口管路越短越好,泵出口到阀门处的垂直高度应尽可能短;
f.保持电机上没有水迹,防止电机受潮.
7.2 拆装程序
a.松开紧固泵盖压紧圈3与泵壳13的连接螺栓,卸下泵盖1及泵盖垫5;
b.松开锁紧螺母2及防转螺母7,卸下锁紧螺母L垫9、华司8、叶轮10及叶轮垫14;
c.松开泵壳13与轴承座31之间的连接螺栓,卸下泵壳13(连密封组合);
d.松开密封盒17与泵壳13的连接螺栓,拆下密封组合件; e.旋出密封盒17上的密封盒盖22。取出顶圈24及O形密封圈23,依此取出K形密封圈19、水封环21。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需要注意的是:
a.将叶轮拼帽拼紧后,检查一下叶轮与泵壳之间的间隙,此间隙要求在2mm左右。
b.安装好泵盖后,检查一下泵盖与叶轮之间的间隙(从出口处往里看),此间隙应保证在2mm左右,高温介质用泵,此间隙要求在2.5mm左右。
c.叶轮与泵壳之间的间隙达不到要求的,可通过增减叶轮与轴套之间的垫片来进行调整。
d.泵盖与叶轮之间的间隙达不到要求的,可通过增减泵壳与泵盖之间的垫片来进行调整。
e.均匀用力拧紧紧固螺栓;不可漏装垫床。
注:G4型机械密封的拆装、维修请参照随机使用手册。
八、常见槽位的安装示意与说明
如有特殊要求时请在订购产品时注明若已经由设计单位选定的型号,请按型号直接向我公司销售部订购
当使用的场合非常重要或环境比较复杂时,请您尽量提供详细说明。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致电给我们,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电话:13921334298 座机:0510-874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