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文文震惊界,近年来,铜镜艺术备受关注,除了它那细腻的铸帛工艺和纹饰的文化意蕴令人赞美之外,对于深埋地下数千年后,至今仍不锈蚀,着实是个不解之谜,昔人是用什么手段防锈的呢?同样是古铜镜,何以又有玄色(墨漆古)和银色(水银古)之分呢?在文博界,青铜器上的锈斑被称之为无法“治愈”的“癌症锈”,甚至有人以为,锈斑是天下重大的“天下性难题”。
汉代黑漆古铜镜特征,宋元以后兴起的“磨镜业”,便有了磨镜药之说。明代的冯梦祯在《快雪堂漫录》中说:“铜镜铸成后开光:药,好锡一钱六分,好水银一钱。先投锡,次投水银,取起,入上好明矾一钱六分,研细听用。若欲水银古,用明矾水银中分,入新锡烧成豆腐渣状,少许涂镜上,火烧之。若欲墨漆古,开面后上水银完,入皂矾水中浸一日取起。诸颜色需梅天制造。上色后置湿地一月方外移动,则诸颜色与秦汉物无二,白汁不能落矣。”
今日给大家赏析的铜镜,这么小的一个体量比起来的话镜体是比较宽厚的,这点说明在较早期时候的做工使用的材料还是比较充足的,是不惜工本的,也可以理解为在当时它还是属于富人阶层所使用的一个日常的器具,早期的纹饰比较简单,像这面只能说是小袖镜,比起晚期的袖镜体量稍微大一点点,但是一个巴掌可以握在手心,上面的纹饰是乳钉纹,欣赏起来非常别具一格,具有非常大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