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超标不同声:这样的检测,不超标才怪!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又高了一引。因为缺乏监管,中国市场上,围绕着假冒伪劣商品的战争就没停止过。关于产品质量的每个新闻,每次检测报告,都在揪着我们普通消费者的心。
但在揪心背后,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最近越发常见:先说XX产品行业都是垃圾,都有害,然后销售自己看似高大上很良心的高级产品。用恐吓换取忠诚度,这种思路颇带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哲学光环。
最典型的案例是这两年微商刷屏荧光剂。不过相比微商产品靠传销模式洗脑和刷屏的粗犷,另外一种则高智商很多,那就是暗藏玄机的检测报告。
如果扔出来一个正规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告诉你市面上某类产品有百分之多少都是不合格的,然后提一下不合格会导致各种白血病、癌症、感冒、脚气之类的疾病,等到吓唬的差不多了,再推出自己的无污染“良心”产品,已经被斯德哥尔摩了的消费者就会觉得虽然贵点,但是安全啊。
这种模式玩的人并不少,也不新鲜,利用标准之间的差异,很容易“做”一个产品不合格的可怕结论出来。比如国外的EWG,ÖKO-TEST,国内的某格,这些网站的评测很多是在使用自创的标准,因此什么产品合格,什么产品不合格,完全就在自己掌握中了。
不过自创标准的工作量太大,有时为了将某类产品渲染成有害、不合格的,也可以在选择标准和测试方式上“想想办法”。
比如最近很火的那个检测报告,说魔术洗碗擦(也叫克林擦、擦擦克林)中的甲醛超标严重,很可怕。
有公众号做过两个测试,用两种方法都证明了它的超标事实。
方法A:请专业机构给出报告,结论说明检测的洗碗擦甲醛都超标;
方法B:自己用空气甲醛测试盒检测,结果说明甲醛含量超标;
有专业机构,有自己动手,看着证据确凿?其实检测环节中的脑洞大到令人诧异。
检测结论的准确来源于两点:
1,检测标准的公平、合理;
2,检测方法的专业、正确。
很奇怪的是,这个公众号虽然以专业测试为卖点,但这两点都没做到。
我们先看看方法A中,专业机构给出的不合格检测报告:
看着是很可怕,严重超标不合格啊。不过,等等,我们把右下角放大看一下。怎么是纺织品II类的标准呢。
我们之前也聊过关于纺织品中甲醛超标的问题,不同等级的衣服甲醛含量要求是不同的,婴幼儿服装最严格,要求在20mg/kg以内,而非婴幼儿服装中,日常接触皮肤的内衣类产品的限量标准是75mg/kg,外衣是300mg/kg。
而所谓的魔术擦不合格的标准,采用的是75mg/kg的内衣标准。换句话说,这个“魔术洗碗擦甲醛不合格”的意思说完整,就是:洗碗擦如果当内衣用,甲醛就超标了……
甲醛是致癌物,不过我们通过不同渠道接触甲醛的风险是不同的,安全标准也不一样。空气中的甲醛是会刺激呼吸道,衣服中的甲醛则是因为长时间接触皮肤,会造成刺激,引发皮疹等问题。那每天洗几分钟碗用的洗碗擦为什么要按照内衣标准来评测?我们最近在克制自己腹黑的特质,所以不会把别人往坏处想的。
因为洗碗擦和人体接触时间很短,所以这种标准检测出来的结果,没什么参考价值。当然如果甲醛含量太高,会造成空气污染,的确也可以研究一下。原报告的方法B倒是也考虑了这方面的情况,只不过……用的检测方式更令人无语。
检测用空气甲醛测试盒这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倒也没什么,省钱很重要,但该公众号用的检测流程,则很异想天开。
按照测试盒操作说明,如果要了解洗碗擦会不会污染空气,应该把试剂盒敞开盖,在洗碗擦旁边放几十分钟,然后看颜色对比浓度。但这个“检测”是怎么做的?直接将魔术洗碗擦扔进试剂盒里面去,还密封了12小时,然后说:啊,超标了!……不超标就见鬼了吧!
不管是方法A还是B,在整个“魔术洗碗擦”甲醛超标报告中,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是检测者死活也要测出超标不合格的决心。无论是测试标准还是测试方法的选择,都是为了“不合格”的目标在努力,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预先设计好的“一定要让甲醛超标”的演出,科学的严谨性荡然无存。
我们讨厌那些说什么都合格的骗人专家,而下意识地认为曝光不合格的都是说真话的勇士。但科学不是个为了让学生挂科而随意更改考试难度的老师,我们也不是为了混过而随便篡改实验数据的大学生。故意设置畸高标准的检测,不会提升我们的生活安全感,只会提升我们的恐慌心理,让我们揪心。
批评这个检测,并不是替洗碗擦辩护。因为缺乏管理、监督和处罚,我国市场上的确充斥着各种危害我们健康的劣质产品,洗碗擦也肯定不例外。但正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很严肃,所以才应该用更严肃的态度去面对。
选择合理的标准和正确的方法进行检测,才能有效地评估出我们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制定对策。而乱用标准进行检测,只是在无意义(或者有目的)地刺激民众对生活的恐慌心理。
详细了解请咨询百检检测服务机构平台,咨询电话:400-101-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