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 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菜地、田地、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 寄主范围广,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都能受其为害,还能为害花卉、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112个科653种植物。. 白粉虱蛹壳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1.64毫米,宽约0.74毫米。淡黄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有时蛹壳大小变化很大;背盘区中央稍向上隆起,整个蛹壳面覆盖白色棉状蜡丝。亚体缘周边单列分布小乳头状突。在背盘区对称分布有 5对较大的短圆锥形乳头状突。在腹部中段的2对较大的乳头状突之外侧还分布有1个小的乳头状突。管状孔略呈三角形,盖瓣片仅盖住孔口上方,舌状器明显伸出盖瓣片以外。在管状孔上方两侧分布 1对鬃状短毛,在亚体缘尾端分布有2根鬃状长毛。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代,冬天室外不能越冬,华中以南以卵在露地越冬。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个产142.5粒。也可孤雌生殖,其后代雄性。成虫有趋嫩性,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做短距离行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开始营固着生活,失去了爬行的能力。白粉虱繁殖适温为18―21℃。春季随秧苗移植或温室通风移入露地。环境适合时,约1个月完成1代,1年可发生 10代以上。1雌可产 40~50粒卵。雌成虫有选择嫩叶集居和产卵的习性,随着寄主植物的生长,成虫逐渐向上部叶片移动,造成各虫态在植株上的垂直分布,常表现明显的规律。新产的卵绿色,多集中在上部叶片,老熟的卵则位于稍下的一些叶上,再往下则分别是初龄幼虫、老龄幼虫,最下层叶片则主要是伪蛹和新羽化的成虫。白粉虱发生情况最重、代数最多、抗性的地区为寿光地区。一般产品在其他地方很好的药剂在寿光是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经当地农民多年使用实践推荐:最理想的白粉虱防治药剂出自河南尚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药:虱马光
杀虫杀卵,持效期10-15天,速效,长效,各地使用反馈真实效果,打白粉虱真正的特效药。
山东,辽宁,云南,四川,河北,甘肃等地火爆使用中......
广泛适用黄瓜,茄子,西红柿等作物。
山东寿光辣椒大棚使用是马光防治白粉虱:死了95%以上还要多,基本上看不见活的了。
用效果说话,好的产品经得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