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行之有效新举措 推进小魔芋大产业快速发展
一、产业导论
魔术芋系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历史上生长于丘林地带,灌木林中,自生自灭,李明珍《本草纲目》一书中,魔芋味辛,性寒,有广泛的药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魔芋产品用途十分广泛,过去魔芋多用于小手工业,生活食用的“魔芋豆腐”。改革开放以来,魔芋产品广泛开发运用于医药、食品、生活、化工、工业等领域,国际国内市场供不应求,魔芋属于蔬菜中膳食纤维最多的食物,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主要成份为魔芋多糖,属于膳可显著的改善人体糖脂代谢水降低血糖。魔芋多糖的减肥,降血脂,血糖,润肠通便,抗氧化,抗人体细胞老化,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日本明确将其列为安全食品,是预防糖尿病的指定食品之一。在我们国家是属于魔芋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占全球生产总量的60%以上,是魔芋产品生产的盛产地,在云南魔芋产品生产自然资源处于优势条件,省委省人民政府把魔芋产业发展列入了18农业特色产业工程建设。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为把魔芋产业发展培育成富民、增收、财政增效的特色优势产业,采取了不少的发展措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较快地推进了魔芋产业的发展。
但是,在魔芋大规模引种发展过程中因“三大”病害很难得到有效控制,根腐病、较腐病、白绢病发病率较高,有的成片死亡,极大力打击了芋农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迟滞和制约了魔芋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魔芋生产过程中“三病”发生的难点,攻克生产技术难关,真正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切实做好小魔芋、大产业、小规模、大群体,有效实现农民快速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做到在产业发展流程中实施具有实效性、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做到发展一方魔芋,富裕一方经济,善于总结过去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魔芋生物特征,找准存在问题的根源,创新技术流程规范,最终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二、魔芋生物特征
魔芋属天南星科草本植物,生长周期长,从种植到采收需180天以上,连种三至四年以上,即会开花,块径失去了再生能力。种植时只能选一龄、二龄种种植。
魔芋在种植生长过程中,“四喜四怕”喜阴怕晒,喜湿怕渍,喜松怕紧,喜肥怕瘦的特点。
魔芋属于浅根系作物,生长周期需要半阴半阳的环境,种植时需要高厢垄作,深沟排水,充分达到通风、透气、利水的环境才能有效控制魔于根腐病、软腐病、白绢病的发生,才能实现健康发育生长,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
三、魔芋生物所需的自然环境
魔芋属于半阴性天南星科草本植物,整个生长周期需要半阴半阳的环境,因此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应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特点,即:海拔定位,光照强弱,湿度高低,空气和土地资源自然含水量的高低,确定好种植模式。
1、种植模式现在应采取不同的种植方式,魔芋主产于我国长江以南的省区,主产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湖北、广东、江西一带,系我国南方热温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8-20度,最低气温-5℃以上,最高气温32℃以下,土地自然湿度居中,自然湿度在75%左右,无霜期300天以上,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的中亚热带气候,都广泛适合魔芋种植的最佳适宜区,云南大部分地区广泛适合魔芋种植。尤其是云南大部分属于高二半山区的热温带自然环境,而且产量高,质量优的独特自然条件。
2、魔芋种植对土地环境条件的要求,种植时要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PH5-7之间的沙质土,缓坡地,不能选重粘土,锅心土,块石土。
3、合理被阴,根据海拔、温度高低确定蔽阴程度,巧家县适合的最佳适宜区海拔为1500米至2200米,海拔1900米至2200适合净作,1700米至1900米以下蔽阴量需达到50%,1500米至1700米以下蔽阴量需达到60%,1500米以下区域蔽阴量需达到70%,旱地可与玉米套作,充分实现粮芋双项高产。海拔低温度高的环境可在林下种植。
4、土地翻耕,魔芋种植地块,翻耕时,偏酸土地翻耕时,亩散生石灰50公斤,翻耕25-30公分深,利用冬季严寒冻死土中细菌,种植时再耙耕一次效果极佳。
四、芋种选配及注意的关键事项
芋种要精心选配,选择对窝型、芋头状、外型光滑、芽窝凹陷,顶芽粗状饱满,芋种六不选,即损伤破烂、腐烂、霉变、冻伤、闷仓、闷芽、导汉、开花不选,选择标准:一代籽芋种,每单个重5g以上,二代芋种30g以上250g以下。
五、采收芋种和选择芋种的基本要求
1、采收选择芋种必须充分成熟,一般选择时间在立冬节后,清明季前。
2、采收芋种必须选择在晴天进行,落雨、落雪、冻土天不选。
3、芋种流程管理是种植成败的关键,选配芋种时必须做到小心轻拿轻放,竹篮、胶篮包装,通风透气,严禁重叠堆码,严禁挤压损伤芋种,严禁出现腐烂、霉变、导汉等因素造成细菌性病毒性感梁,导致于种植失败的根源。
六、芋种消毒与灭菌
芋种在种植前必须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芋种自然带有细菌潜浮和病毒性感梁,如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魔芋种植后,在夏季高热高湿期导致于根腐病、软腐病的大面积爆发,导致于种植失败的根源,芋种包衣消毒灭菌是必须要进行一项基础工作,消毒灭菌处理办法。
药物选择,现各产业区,用药以多种多样,我们选用的是魔芋种植专用消毒灵粉剂100-200倍液体,喷雾器喷雾2-3次,凉晒二至三天,即可储存和种植播种。二是100-200倍药液在盆具中包衣拌种,再凉晒二至三天,即可储存和种植播种。三是100-200倍药液,浸种一分钟,而且必须注意,每浸种50公斤,添加兑好的药液适量,晾晒二至三天,即可储存和种植播种。魔芋根腐病、软腐病、白绢病使用种芋包衣消毒和苗期病害防治有良好的效果,芋种消毒灭菌包依处理是务必做好的种植基础工作。
七、种植播种节令即时限要求
魔芋种植播种要根据各地自然环境的不同,在冬季气候温和,温度在0℃以上的区域可实行冬播和春播相结合。温度较低,霜冻和冰冻,冻土较重的地区采用春播。
1、冬播春播时限要求,立冬后,谷雨节前。
2、立冬节后,芋种才能充分成熟,谷雨节后芋种打破休眠期,籽种流转易造成损伤,带入病毒,造成种植发病率较高的原因。
3、播种期施肥只能施腐熟农家肥和杂草,严禁施其它各种化学肥料及未腐熟农家肥,避免因施肥造成烧种出现烂种现象。
4、施肥时间,一般在小满节前后开始魔芋长根时施肥,其优点:一是保障芋种不导致因肥而损伤芋种,二是保障芋种在生长期有足够的养份供给。
5、种植播种,三不种,雨天不种,落雪不种,冻土不种。
八、配肥措施及施肥办法
魔芋生长周期对养份需求,是以大量腐熟农肥为主,农肥是属于长效肥,具有松土、保水、抗旱的功能。能保障魔芋快速健康发育生长。魔芋在生长周期对养份的需求量是以有机质为主,喜甲、氮为补、磷次之,配肥要求:
1、每亩采用农家肥、树种、桔杆、杂草1000-1500公斤。
2、草木灰10-50公斤。
3、高浓度硫酸钾型复合肥30-40公斤。
4、过磷酸钙或钙美磷肥25公斤。
5、农家肥、杂草、桔杆、树叶、草木灰、磷肥必须混合堆积发孝后施用。
九、种植模式及规范措施
魔芋种植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才能有效控制“三病”的大面积发生,必须做到高厢垄作,深沟排水,达到通风、透气、透水的三透功能,我们主推的种植模式是双行调播两次成型法和厢式两次成型法。二是推广一代小种两年采收种植法。
1、一代籽种两年高产栽培法:采用双行调播,开厢带沟80公分,芋厢为50公分,株行距规划,行距28至30公分,排水通道包谷套作为30公分,株距为25公分,亩种6600株。亩投种量50-60公斤。两年采收亩产量约3000公斤。玉米行距80公分,株距80公分,亩种1000株(如图)。
0 0 | 玉 通米 道排 水 | 0 0 |
0 0 | 0 0 | |
0 0 | 0 0 | |
0 0 | 0 0 | |
50公分芋厢 | 30公分 | 50公分芋厢 |
2、一代小种良种扩繁法,采用厢式两次成型法,开厢带沟1.2米,芋厢0.8米,玉米排水通道0.4米,株行距为,行距30公分,株距为10公分,亩种18000株,亩投种量约为120-150公斤,可产出二代良种2000公斤。玉米株距为50公分,种于厢边沟底,亩种约1000株。(如图)
0 0 | 玉 通米 道排 水 | 0 0 |
0 0 | 0 0 | |
0 0 | 0 0 | |
0 0 | 0 0 | |
80公分芋厢 | 40公分 | 80公分芋厢 |
3、商品芋双行调播两次成型法,商品芋一律实行双行调播两次成型法,开厢带沟90公分,芋厢60公分,包谷排水通道30公分,株行距,根据种型划分,种型30-100g以下,行距30公分,株距25公分,亩种约6000株。亩投种量约为250公斤。种型100g以上,行距30公分,株距30-35公分,亩种约4000株,投种量约为500公斤。(如图)
0 | 玉 通米 道排 水 | 0 | 玉 通米 道排 水 |
0 | 0 | ||
0 | 0 | ||
0 | 0 | ||
60公分 | 30公分 | 60公分 | 30公分 |
十、施肥措施及办法
魔芋高产栽培,科学配方施肥,时限要求:魔芋出土一般都在忙种节前后,魔芋从种植期到出土期一般都在三个月左右,各种时间更长。种植时施肥,有两个不利因素,一是易造成因肥而烧种;二是魔芋出土需养份时,而肥料供给养份不足,所以就形成二次补肥的原因。推广种植时只种种芋在土中,待小满节一次性施肥效果显著,保障了魔芋生长期养份的有效供给。运作方法,播种时,芋种小种平放,商品芋种歪放45度,然后盖土,小种7-8公分,商品芋种9-10公分,盖土时留上施肥槽,待小满节芋种生根发芽时一次性施足配方肥料最后清沟盖肥,即为种植施肥全部完成。
十一、魔芋“三病”发生的症状及根源
种植技术是基础,田间管理是关键。魔芋完成种植后,根据气温海拔高低,一般在忙种节前后出土,这时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勤于检查,适时除草,打药,追肥,严防“三病”的发生。此期间要防止芋地出现草害、水害、虫害的发生,魔芋出土开叶期一般在忙种夏至时节,该季节正是雨季来临,气候高热高湿导入期,也正是杂草快速高发期,土中细菌滋生快,魔芋易感“三病”根腐病、软腐病、白绢病,“三大”病害是制约魔芋生产的一大劲敌,“三病”爆发的时间及症状是:
1、根腐病:症状,叶尖发黄,株杆根部,芽窝处腐烂,块茎有孔洞,主杆根部黑状体,水浸状,流液汁,继而倒浮。该病产生于小署节至立秋时节。大署进入高发期,传播迅速,该病发生的原因,籽种、地块未进行消毒杀菌。
2、软腐病:症状,芋叶、技杆发生腐烂,起槽,黑色状,有恕臭味,有时叶尖发黄,该病发生于小署至处署节之间,时有发生,该病发生的原因,一是籽种保管不当,带入病菌。二是农事操作不当,损伤魔芋植株叶杆,叶绿素流出,继而腐烂传播。三中籽种未消毒,细菌残留于芋种当中。四是籽种保管不当,造成导汗、闷仓、闷芽。带入病毒,出苗时早期发病,五是施肥不当,施在魔芋叶杆上,导致叶杆腐烂。六是高热高温期间套作物蔽荫不够,导致软腐病爆发的根源。
3、白绢病:一般情况下,发生于大署至处署节较多,症状,魔芋株杆,靠地表层,出现白色菌丝,随即断裂倒伏,该病发病原因是该地长期高温干旱,土壤水分严重缺乏,突来暴风雨,土中细菌滋生,魔芋枝杆缺乏抗逆性能力,该病有较高的传播性。
十二、田间管理“三病”的有效防治
魔芋种植,根腐病、软腐病、白绢病“三大”病害,要早期综合防治。
1、消灭杂草。
2、清理水沟,排除芋地渍水。
3、定期喷打防病杀虫农药。
4、清除病株,远离芋地处理。
5、严防牲畜、家禽、家畜进入芋地。
6、各种农事操作不得损伤魔芋枝叶。
根除杂草:
一季魔芋生长周期,魔芋生根发芽时,正是杂草快发期,根除杂草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魔芋出土前,小草在三叶时,实行封闭式杀草,第二次杀草在施肥培土前一周进行,每次每亩4喷雾器药液,选药时请选择杀青又杀根农药,品种选用,草甘磷农达系列,或精奎禾灵杀草剂。魔芋出土后严禁使用杀草剂杀草,只能人工除草和清除魔芋病株。
清理水沟,排除芋地渍水。
魔芋出土开叶期,正是雨季来临之季,芋农要随时检查,芋地排水沟是否畅通,防止芋地渍水,导入魔芋病害的发生和导致烂魔芋的现象。
定期喷打防虫防病农药。
魔芋根腐病、软腐病、白绢病只能防,不能治,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绝不能粗心大意,药物防治措施。
1、防治地下虫用药,在施肥时勾兑地虫快杀,可粒剂一公斤拌肥施入,即能达到杀地虫的效果。
2、防病农药的配制和使用,魔芋出土70%,散叶时必须进行防病农药的喷打,药物配制方法。
(1)魔芋专用消毒灵粉剂50g,磷酸二轻钾50g兑药液一喷雾器,每亩芋地每次用药液4喷雾器。
(2)硫酸农用链霉素7-10g,代森锰辛25g,兑药液一喷雾器,每亩芋地每次用药液4喷雾器。
(3)两种药液喷打交替使用,即第一次消毒灵粉剂磷配二轻钾。第二次农用链霉素代森锰辛。第三次消毒灵粉剂磷酸二轻钾。第四次农用链霉素代森猛辛。
(4)喷药规则。魔芋70%开叶时必须进行,每次用药间隔时间10-15天,即能有效防治“三病”的发生。
十三、适时追肥
魔芋出土展叶后,已是魔芋换头块茎快速彭大期,要进行合理的观察追施肥料,魔芋所需要的养分是前期需氮,后期需钾,长期需磷,芋农要根据芋地土质肥沃程度,芋苗长势,适当补给追肥量,追肥以硫酸钾复合肥为主,每施追肥10-15公斤,有条件可施低浓度清粪水一次。但追施任何施料都严禁施在魔芋叶杆上,造成烧叶杆,导致腐烂,形成大面积病毒传播,一般长势好都不主张追施肥料。
十四、田间管理农事操作注意事项
芋农在进行各种农事操作、田间管理过程中特别注意:科学管理、精耕细作,特别在魔芋生长期一律不得损坏魔芋枝叶,各种农事操作都不得在芋厢上进行,要禁止非工作人员、牲畜、家禽进入芋地损伤魔芋枝叶。一旦损伤魔芋枝叶、叶绿素流出就会腐烂产生病害,随着雨水流动,发展为大面积传播。
十五、土地轮作
1、科学、高效的合理规划土地轮作,是实现高产稳定的基础,魔芋种植生产有本身的特殊性,在同一块土地中连续种植魔芋有两大危害:一是产量较低;二是发病率较高。连作时间过长,严重的会导致绝收。主要根源是:魔芋成熟后,芋农在魔芋采时,不可能全部挖尽,残留于土中小块茎及小芽产生两大危害:一是带病型块茎和小芽埋藏于土中;二是魔芋本身含有较重的生物碱在土中潜伏,导致在次年播种后病毒迅速传染。因此,芋农必须做好科学、合理规划有限的土地资源。轮作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才能重复种植。
2、采收魔芋过程中尽量深翻土地,使有毒土壤埋于深处,拾尽种芽和大小块茎。
3、次年轮作其它作物时,残落在土中的小芽及块茎还会发芽出土,产生自生苗,芋农都习惯把自生苗在除草时保护起来,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但从科学种植的要求看,保留自生苗是不行的,它会让病毒细菌继续在土地中滋生蔓延,对以后轮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芋农在除草时务必将自生苗全部铲除,一根不留,通过一年两季天气,大部分生物碱及土中细菌可自然灭菌,为次年轮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4、轮作措施:有条件的芋农,可采用水旱轮作,即种植一年魔芋,次年种植水稻,这是土地灭菌的最佳方法。
总之,科学、合理规划土地轮作,是土壤自然灭菌实现高产的有效措施。
十六、魔芋采收加工与留种
正常健康生长的魔芋时长需180天以上,在不同海拔区域,大部份倒苗都在霜降时节前后。采收魔芋都要在霜降后进行。
1、采收魔芋最好选择在晴天进行。
2、选好籽种,商品芋种200g以下,一代籽芋5g以上,种芋选择要求:精心检查,小心轻拿轻放,用消毒灵粉剂包衣消毒灭菌后,阳光暴晒二至三天,脱水15-20%才能限量包装存放,芋种保管存放方法有:一是竹楼通风透气凉制法,堆放厚度不得超过10公分。二是网袋吊挂存放法,每袋不超过20公斤。三是胶蓝挫位存放法,芋种存放过程中,前期需排水,中期需保温,控制温度一般为0-10度。后期要防腐霉变,要做到勤于检查。
3、魔芋收购及加工。
商品芋收购,一般选择200g以上作商品芋进行加工销售,商品芋收购排除泥沙、杂质,网袋包装,加工工艺流程是:
鲜芋收购——清洗脱皮——切片——定色——烘烤——干片分选——机械粉碎——机械研磨——均值包装——入库存放——外运销售。
加工技术即各种理化指标:
(1)鲜魔芋收购,做到保持鲜魔芋新鲜,如存放过久,易造成腐烂,影响粘度大幅度下降,颜色提不到特级标准。
(2)机械脱皮,要求做到排除泥沙,去净粗皮,排除黑点。
(3)机械烘烤,切片厚度一般为三毫米。
(4)加热定色,时间为6-10分钟,硫磺燃烧掌握均衡,控制二氧化硫含量不超过900PPM。温度控制70-80度。
(5)精粉加工,干片干度水分自然含量,不超过15%。
(6)机械粉碎时间,一般为70-90秒,研磨机再研磨一次。即可均值包装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