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的艺术,脱颖于上世纪40年代,成熟于50年代至60年代,至70年代中叶以后更趋完善。特殊的经历使他走着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在这条道路上,黄胄起步于深入生活和速写,亦得益于对传统的愈来愈深入的理解和选择。从他50至90年代的作品可以看出,黄胄这种富于创造性的中国画,一方面摆脱了束缚创造的传统惰性,另一方面又努力发扬着不失生机的传统精华。
他之致力于艺术收藏并终于创建炎黄艺术馆,更说明了这样一位胆敢独创的画家对传统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也反映在黄胄晚年的答记者问中,比如他对《光明日报》的记者指出:「我们的文学家、画家是在我们的土地上出生成长的,几千年来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始终贯穿着我们的一切,那就是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一个民族的优秀的东西是消灭不了的,如果一打就倒,一冲就垮,说明并不优秀了。我的艺术就是在这个信念的基础上发展的。
他的中国画在年轻时代即受赵望云面向生活和农村写生的影响,在面向生活与继承传统的关系上,一开始就把从生活入手放在第一位,而且终生不渝。他说:「我开始学画时没有临摹,这也有它的好处。我一开始就在生活里‘闹’,主要是画速写,边观察边画,边学边画,以后再学传统的东西。由于没有什么束缚,所以敢于放开手来画。」
他一方面深入生活,一方面以速写的手段积累生活、感受生活,再根据创作的需要去临摹、去学习传统中有用的东西,他在所临唐寅《枯槎鹆图》上题道:「自学画以来,很少临摹古人。近十年看了些古人作品,按古为今用的指示,从生活入手吸收一些前人的方法,亦未认真临摹古人。这些天才仿了一点,感到还有帮助,有感初学即钻入故纸堆里反而受很多束缚,甚至钻不出来。从生活入手,根据创作需要吸收前人有用的东西,是较好的方法。」
这种对生活与传统、写生与临摹的态度,没有忽视作为「流」的传统,却首先抓住了作为「源」的生活(「源」「流」之说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没有绝对排斥熟悉传统方法的临摹,却紧紧把握住了提炼生活的写生、速写手段,因此也就在检验传统中发展了传统,有取舍地在学习传统中完善了提炼生活的写生技能。
真实藏品鉴定,纯免费的正规平台,寻古玩精品优质的国际古玩买家渴求民间精品,无任何费用,产品一经鉴定入选,可免费上拍,平台寻求能快速出手的古玩精品.
甄选范围:瓷器、玉石翡翠、字画、古籍善本、紫砂、钱币、邮票、珠宝首饰、竹木牙雕、青铜器、古家具、杂件、红色收藏品等各类古代、近现代艺术品
联系人:詹经理
手机、微信:15217043362
深圳福瑞斯国际展览策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