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4卷一包
1.打捆机使用打捆绳,打捆网将农作物秸秆打捆成功后,土地翻种选用适宜品种。玉米秸秆覆盖田改善了生态条件,所以应选用适宜本地气候的高产、抗病、抗倒伏、耐水肥品种。
2.防治病虫害。玉米秸秆覆盖地块,早春地温低,出苗缓慢,易感丝黑穗病、黑粉病,应采取种子包衣或“甲基对硫磷”、40%“拌种双”按种子量的0.3%拌种。发现丝黑穗病和黑粉病植株要及时清除,要深埋病株。玉米螟发生较严重的秸秆,应用“Bt”200倍液进行秸秆处理。
3.配方施肥。打捆机打捆作业后在当地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适当增施15%~20%的氮肥,以调整碳氮比,促进秸秆腐解。一般情况下,每亩生产600~800千克玉米籽粒,应施纯氮15~22千克,五氧化二磷7~10千克。
4.合理密植。在当地常规栽培密度的基础上,每亩增加300~500株。
5.除草。用打捆机配套打捆网,打捆绳作业后玉米秸秆覆盖田虽然可以抑制杂草,但丰雨年份,草害仍不容忽视。用除草剂在播后或出苗前进行化学除草;生长期间,定向喷洒杂草。
6.中耕培土。打捆机使用打捆绳网操作后冷凉地区玉米整秆覆盖田苗期地温低、生长缓慢,首次中耕要早、要深,在4~5叶期进行,深度达3~5寸,以利提高地温。结合末次中耕进行培土,预防倒伏。
秸秆直接打捆还田培肥改土技术的适宜区域:要根据自然气候及种植制度的不同,不同区域宜采取不同的秸秆还田模式。在东南部春玉米种植带,宜推广玉米整秆半耕半覆盖和秸秆、地膜二元覆盖技术;在中南部小麦、玉米种植区,宜推广旱地小麦秸秆休闲旋耕覆盖技术和水地冬小麦-夏玉米两茬秸秆还田技术;在中北部盆地玉米种植区,宜推广玉米秸秆粉碎翻压打捆网还田和整秆翻压打捆绳还田技术。
秸秆直接打捆还田培肥改土技术实施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覆盖均匀。覆盖麦秸要均匀,达到地不露白,草不成坨。
(2)品种一致。进行麦草覆盖的地块应以本田覆盖为主,异地覆盖一般要求覆盖的麦草与生长的小麦品种保持一致,减少品种混杂。
(3)隔年深耕。玉米整秆半耕半覆盖的田块,每隔3~5年应深耕,以解决土壤养分上下不均及耕作层变薄的问题。
稻麦两作区小麦秸秆打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在小麦收获后,使用秸秆打捆机用打捆绳网等还田机械,将收获后的小麦秸秆直接粉碎翻埋或整秆编压还田或打捆,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再实施机插秧、抛秧、直播稻苗等机械化插秧技术。
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作物秸秆收获打捆还田机械化技术要点。小麦秸秆收获打捆还田是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的同时,使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专门装置粉碎秸秆,抛洒于地表;玉米收获还田机械化,一是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在收获玉米棒穗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二是应用玉米青贮收获技术,在玉米摘除棒穗或连带棒穗直接进行田间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进行过腹打捆还田。三是在人工摘除玉米棒穗后,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后打捆还田。
(2)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机械化技术要点。此技术的应用以玉米秸秆的青贮加工为主,使用打捆机配套打捆网,绳对秸秆打捆后更加方便存储,有塑料袋青贮和窖式青贮两种,即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完成摘穗、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2厘米长,含水量一般为67%~75%,装入塑料袋或窖中,压实排除空气以防霉菌繁殖,然后密封保存,40~50天即可饲喂。
技术要求:木薯杆粉碎机要能流动作业,又能固定作业;木薯杆粉碎破芽率达98%以上,以免还田后重新发芽生长;粉碎粒度长度小于4厘米。
(3)木薯杆粉碎打捆机为滚筒直接粉碎式,有单滚筒和双滚筒两种机型。单滚筒式粉碎机装在手拖发动机前端,直接用手拖发动机皮带轮带动,流动作业、人工投料,一般2~3人操作,生产率2.5~3吨/小时;双滚筒式机型为牵引式,用80马力柴油机带动,由手拖牵引流动作业或柱点作业,使用打捆网,打捆绳每天均作业100亩地左右,木薯杆粉碎打捆机械化技术适宜区域:广西各木薯产区。
木薯杆粉碎打捆机械化技术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全自动捡拾,将木薯自动喂料口后及时输送,让其自行送入。如有些短节停在工作台上,可用较长的木薯杆将其推入,禁止用手捡工作台上的零碎料推入喂料口。
(2)过于弯曲的长杆可拆成两节后再投入喂料口。
(3)投料者要带上防护眼镜,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1)秸秆打捆技术要点。一是秸秆高留桩打捆作业,在上一茬作物收割时,留12~27厘米(4~8寸)高桩,牛犁4~6寸,翻耕压于土中,不得小于4寸或大于8寸以便打捆机更好的打捆作业。二是秸秆翻压打捆,以每亩150千说到底,还是个“利”字。过去,作为重要燃料,农作物秸秆是舍不得扔的宝贝。如今,农村逐步“电气化”,秸秆失去用武之地,从资源变身“垃圾”。“付之1炬”,既省力也能提升土壤肥力,可谓最便捷、利益大化的处理方式。
站在农民兄弟的角度,现实中的不少政策支持、优惠措施、先进技术,更多还只是“看上去很美”。在农村劳动力净流出、农村逐步空心化的当下,种地不易,净收获本身就不高,如果一亩地还得额外花费成本去履行环保责任,确乎难以接受。难怪,当有干部发出“为什么一亩补贴20元你还烧”的疑问时,农民的回答令人深思:“我再给你20元,你把秸秆给我运出去行吗?所以直接使用打捆机配套打捆网或打捆绳把秸秆打捆后方便农户运输”
有研究表明,秸秆焚烧对雾霾的“贡献率”约4%,在特定时段,大规模集中焚烧秸秆是生成雾霾的重要因素。同在一片蓝天下,城市居民渴望清洁空气,因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亟待治理。但同时,农村群众也需要生存和发展,他们的利益也应得到重视。然而,目前处理秸秆的实际成本,很大一部分还是要由农民自己去承担。因此,破解秸秆禁烧难题,理应带入这样的城乡二元语境,目前大多数农户还是喜欢使用打捆网或打捆绳对秸秆打捆,方便运输存储。
农家们把秸秆焚烧定义为最环保的有机肥,然而这多少有点唱跑调“好经”的意思。就在省会武汉,就有生物质能源应用的上市公司。企业以及下属并网生物质电厂数量众多,而生物质燃料是否能稳定收储直接决定了该公司电厂的业绩。《决定》正式立法之后,它将成为直接的政策受益企业,同时还将利好该公司的燃料供应系统。
这还只是湖北省的一个企业对于秸秆禁烧尝试的使用打捆机打捆网,打捆绳最初体验,在全国范围内,有此思路和脉络的企业、公司自然也不乏其人。全国现有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和林业废弃物及剩余物,每年产生的生物质原料约相当于7亿吨标准煤。而在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方面,有专家称“我国技术比欧美好一代”。这种优势,源发于我国是拥有耕地、林地宜林地总面积约100亿亩的农林大国。这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好的素材。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下,产业面临着升级的机遇、发展也适逢转型的利好。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湖北“两会”对于秸秆禁烧的立法,恰好给现有的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使用打捆机打捆网,打捆绳初步体验推波助力了一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更可以通过小小的秸秆放大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从这个意义出发,治理焚烧秸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禁了之”无法治本,必须正视利益差别。多从技术、补贴上做文章,有步骤地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是不是比强制命令更有效?如果秸秆焚烧一时难以禁绝,结合天气情况有组织地分批焚烧,是不是可以暂时缓解雾霾之困?真正理解农民群众的现实困难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使用秸秆打捆机配套打捆网或打捆绳方便农户对秸秆打捆、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解决,才是破解秸秆禁烧窘境的正确之道。
小小秸秆,映照着大问题。古人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随着社会利益主体日渐多元,有些做法,在“利民”与“厉民”之间,已经难言泾渭分明。正因此,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不论看起来多小,都是对治理智慧与能力的检验。日产量两千卷,在市场供货紧缺时,我们可以稳定供货。工厂,专门从事捆草绳生产的民营企业,集人才、技术、设备之优势,可按照客户需求,设计制造用户需求的产品,为用户提供好的服,可满足各区域不同型号打捆机的作业要求。
有秸秆打捆机的地方,就有龙达捆草“绳网”。
特向广大农民朋友发出倡议:一、树立环保意识。要充分认识焚烧秸秆的严重危害,从身边做起,大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及可能面临的处罚,劝阻长辈、邻居、亲朋好友停止露天焚烧秸秆,鼓励使用打捆机打捆网打捆绳对农作物秸秆打捆,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二、积极响应号召。自觉做到不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做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敢于制止露天焚烧秸秆等行为,对不听劝阻、肆意焚烧秸秆等行为,要及时举报,携手构筑禁止秸秆焚烧的坚固防线。三、做到变废为宝。要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动农作物秸秆通过机械还田,打捆网打捆,打捆绳打捆、制作有机肥等方式科学利用,做到资源不浪费。 广大农民朋友们,请积极响应号召,自觉遵守要求,坚决做到不焚烧秸秆,并勇于对发现焚烧秸秆的行为进行劝阻和及时举报,为建设魅力做出积极贡献!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都包括:(1)秸秆直接还田培肥改土技术(2)稻麦两作区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3)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4)木薯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5)稻田秸秆还田快速腐熟应用技术(6)秸秆打捆机打捆技术。秸秆直接还田是利用作物秸秆,通过人工或机械操作,按照不同形式直接将秸秆归还土壤,并综合采用少耕、免耕、选用良种、平衡施肥、防治病虫害、模式化栽培等多项配套技术,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沃土肥田、保持水土等作用的一种培肥改土技术。是应对当前农田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土壤结构日益恶化以及化肥、商品有机肥价格上涨等一系列问题所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主要包括秸秆覆盖还田、翻压还田、沟埋还田、秸秆打捆等技术模式。该项技术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易为农民接受的实用技术。
推进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使用打捆绳,打捆网,是治霾的必要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民生,合乎民情,顺乎民意。
环境保护全国一盘棋,秸秆禁烧亦如此。有鉴于此,我们邀请周边六省的评论员,就秸秆问题发表看法,以期引起各界的共同思考,为严格推进农作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唱响“好声音”提倡使用打捆网,打捆绳对农作物秸秆打捆作业。
2月1日,《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经省十二届三次会议全体代表审议表决,高票通过,自2015年5月1日起,湖北全省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中国是具有深厚农耕血脉的国度,农作物从成长到收割都被融入了太多的乡愁情愫。这其中,有建立在山水之间的情怀寄托,但也不乏氤氲弥漫的火烧火燎,譬如焚烧秸秆。就拿笔者所在的农业大省江西来说,每到天干物燥的秋收之季,不管你身处城市还是乡镇,都能被无处不在的秸秆燃烧所拥抱。虽然不是PM2.5逞凶的主角,但这种呛眼熏鼻,却是所有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所以还是使用打捆网,打捆绳对秸秆打捆效果不错。
不过,从2013年之后,禁止秸秆焚烧就能够轻松地成为一道“乡野风景”。那一年江西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等部门联合发文,秸秆随意焚烧现象。为了落实禁烧政策,专家会深入田边地头,为农户讲述焚烧秸秆对农田的危害:焚烧秸秆使耕地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从而烫死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等等。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之后,不少农民纷纷不选择了焚烧秸秆的老旧习惯,改用打捆机打捆网,打捆绳对秸秆进行打捆处理。
江西的发展口号是“绿色崛起”,秸秆禁烧走出的一小步,也能推进江西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一大步。而秸秆禁烧对于每个农业大省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发展话题。江西如此,湖北亦是如此。
在湖北“两会”上审议的《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烧的决定》,推出了最严的秸秆禁烧令。这对于周边毗邻的省份来说,着实为可借鉴的环保动作,尤其是对于南方农业大省来说,使用打捆机打捆网,打捆绳对农作物秸秆打捆更具有有效性作用。
湖北省今年要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除了把生态文明建设当成最主要抓手来对待,秸秆禁烧更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拥抱。去年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出,经济发展“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打捆模式及操作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休闲麦田旋耕覆盖还田。小麦成熟后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留茬高度20~30厘米,用旋耕机浅旋,使小麦秸秆覆盖地表,待下茬小麦播种前一个月左右深翻入土。
2.休闲麦田留高茬翻压还田。小麦成熟后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留茬高度20~30厘米,用秸秆粉碎机将小麦秸秆粉碎,随后立即用深翻犁深翻入土。
3.小麦秸秆旋耕复播覆盖还田。小麦成熟后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留茬高度20~30厘米,用旋耕播种机性完成小麦秸秆还田和豆类、油葵、夏玉米种植。
农用打捆机打捆配套农艺有以下几个环节:
1.选用优种。小麦秸秆覆盖首先要选用抗病、高产的优良品种,以充分发挥覆盖的增产效益。
2.增加播量。因为靠旋耕机耙齿旋转打入土中,入土深浅不一致,影响出苗,所以应适当增加播种量,确保合理的基本苗。通常播量在常规播种量基础上增加25%~30%。
3. 使用打捆机配套的打捆网,打捆绳进行打捆作业,可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发电,取暖等,节省了大量的资源。
4.隔年深耕。覆盖田耕翻主要靠旋耕机,作业深度较浅。因此,每隔2~3年在麦收后或小麦播种前进行深耕或深松(25厘米左右),使土壤能保持一定厚度的活土层。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打捆技术。包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打捆、玉米整秆翻压还田打捆、玉米整秆半耕半覆盖还田打捆、秸秆地膜二元覆盖和玉米整秆沟埋还田打捆等多种方式。
本厂线持点:
1:抗水浸,抗日晒,抗氧化,特别适合常年暴露在阳光下的草帘。
2:相同拉力比其它草帘线成本低
3:按长度计价,成本一目了然。
4:全部为卷绕好的成品,可以直接上机使用。大卷可以生产2000米草帘,可满足机器一天用线,不需要频繁换线。
5:供货快货量充足
6:包装完好的无条件退换
郑重承诺:所有草帘专用线均为抗老化线,可与客户签订书面保证合同,3年内若出现老化断线现象,本厂负全部责任。
注: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各种各类(绳网)粗细的工农业用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