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装配式硅酸钙板无石棉增强纤维水泥板
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第2部分:温石棉硅酸钙板
1、纤维增强硅酸钙板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温石棉硅酸钙板(简称石棉硅酸钙棉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等级、规格和标记、原材料、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合格证、.运输、包装和贮存。
本部分石棉硅钙板适用于非限制使用石棉的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5464—2010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 GB/T 7019—2Q14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 GB 8071温石棉
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粗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T 12954. 1一2008建筑胶粘剂试验方法第1部分:陶瓷砖胶粘剂试验方法
GB/T 24321未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
FZ/T 52023,高强高模聚乙烯醇超短纤维
JC/T 409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
JC/T 414硅藻土
JC/T 572耐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JC/T 622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
JGJ 63混凝土用水标准
装配式纤维水泥板北京硅酸钙板fc板
本部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JC/T 564《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分为两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
一一第2部分:温石棉硅酸钙板。
本部分为JC/T 564的第2部分,本部分参考ISO 8336:2009《纤维水泥平板产品规程和试验方法》、ISO 1896:1991《纤维增强水泥制品绝热和防火用非燃性纤维增强硅酸钙或水泥板》、ISO 390:1993《纤维增强水泥制品抽样与检验》修订。
本部分代替JC/T 564. 2—2008。与JC/T 564. 2—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对范围作了修改,明确规定石棉硅酸钙板仅适用于非限制使用石棉的地方(见第1章,2008年 版的第1章);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中表述语作了修改(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引用标准中修改了 GB/T5464、GB/T 7109、GB8624、GB/T 10294的年代号,补充了 GB/T 12954. 1 —2008、GB/T 24321、JC/T 409、JC/T 414、JC/T 622五个标准(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 2章);
——修改了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网纹板、饱和胶层剪切强度的定义(见第3章);
——调整了规格尺寸,长度扩大到4 880 mm(见表1, 2008年版的表1);
——石棉硅钙板分类按用途分为A、B、C三类,抗折强度等级和抗冲击强度等级标记作了相应调整 (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4章);
——原材料的依据标准作了修改(见第5章,2008年版的第5章);
——外观质量中修改了背面质量要求(见表2, 2008年版的表2);
——将形状偏差单独列表,形状偏差中厚度不均匀度按照厚度给出不同指标,边缘直线度、对角线差、平整度指标要求适当提高(见表3, 2008年版的表3);
——修改了尺寸偏差的指标要求,长度、宽度按不同区间提出不同指标,厚度分为网纹板与无网纹板,并按不同厚度区间提出不同指标(见表4, 2008年版的表3);
——修改了物理性能的项目和指标要求,取消了含水率、热收缩率指标,表观密度由供应商在质量 文件中说明,增加了吸水率、热雨性能、热水性能、浸泡-干燥性能及抗冻性试验中抗折强度 比率要求(见表5, 2008年版的表4);
——抗折强度等级代号修改为R1、R2、R3、R4、R5,强度指标作了修改,原标准中的纵横向强度 比项目改为单块低强度,A、B类板增加饱水状态时的强度指标要求,增加抗冲击强度、饱 和胶层剪切强度两项力学性能指标要求(见表6和表7, 2008年版的表5);
——修改了试验方法的表示方法,用表格形式列出各项目对应的试验方法,并补充了本部分增加的 试验项目的检验方法(见表8, 2008年版的第7章);
——调整了出厂检验项目,取消了含水率,增加了吸水率项目(见8. 2. 1,2008年版的8. 2.1);
——修改了型式检验条件(见8.1, 2008年版的8.1.2);
——增加了吸水率、热雨性能、热水性能、浸泡-干燥性能及抗冻性试验中抗折强度比率要求、抗 冲击强度、抗冲击性、饱和胶层剪切强度的判定规则(见8.5);JC/T 564. 2—2018
——将原材料调整到附荥A,作为标准的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 2008年版的第5章);
一一将物理力学性能取样示意图调整到附呆I3,作为标准的资料性附录(见附录B, 2008年版的图2)。 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7)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湿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昆明华城兴建材有限公司、山东鲁泰建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联和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国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北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广东新元素板业有限公司、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广州埃特尼特建筑系统有限公司、浙江海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江苏爱富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滨州绿邦板业有限公司、北京华城九德建材有限公司、安徽海沧新型节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总院有限公司、安徽纪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安市宝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佛山市欧朗板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章人:冯立平、章建阳、吴楠峰、史星样、刘文华、赵德存、熊炭、陈英玲、徐定丰、史志强、陈良、杨飞华、战佳宇、史林忠、柳春亮、冯贺、邓忠华、杨志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均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C/T 564—1991(1996)、JC/T 564.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