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m厚度的sbs防水卷材对某些特殊工程进行防水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工序,现在不少城市建筑的防水工程都存在缺陷。有些是因为选择的防水材料无法的防水,这成了不少建筑商关心的问题。现在,就简单认识一下防水高手——TPO防水卷材。
TPO防水卷材在建筑、房屋等多个领域的防水作业上有有着很好的效果,抗渗能力十分明显。TPO防水卷材与多层高分子合成的片状材料,是现代新型防水材料,TPO防水卷材的诞生使防水材料行业发生了一定的突破,我国的现代防水工程也起到了不小的进步。
4mm厚度的sbs防水卷材—4mm厚度的sbs防水卷材1、搭接缝采用热焊接施工,可形成高强度的可靠密封防水层。
2、增强型TPO防水卷材中间夹有一层聚酯纤维织物,提供卷材高拉伸性能、高撕裂强度、耐疲劳性能、耐穿刺性能,更适合于机械固定屋面系统。
3、背衬型TPO防水卷材卷材下表面的织物,使得卷材更易于同基层粘结。
4、均质型TPO防水卷材可塑性好,受热后能加工成各种形状,以适应复杂的节点的做法。
4mm厚度的sbs防水卷材—选择“跃旭”防水卷材的客户都这样安装1.基层处基层表面应先作处理,使基层坚实、干净,并充分湿润,无积水。
2.养护:养护至水泥砂浆终凝、能够上人。
3.抹水泥浆粘结层:将水泥浆抹于充分湿润的基层上,厚度宜为3~5mm。
4.揭掉防水卷材下表面的隔离膜。
5.铺防水卷材:将防水卷材平铺在水泥浆上。卷材与相邻卷材之间为平行对接,对接缝尽量拼严。(当采用搭接方式时,将下层卷材上表面搭接部位隔离膜及上层卷材下表面隔离膜揭除,然后搭接密实。)
6.晾放:晾放24小时至48小时(具体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一般情况下,温度愈高所需时间愈短)。
7.对接口密封:采用附加自粘封口条密封。对接口密封时,先将卷材搭接部位上表面的隔离膜揭除,再粘贴附加自粘封口条。若搭接部位被污染,需先清
理干净。(当上、下层卷材之间采用搭接方式时,无需自粘封口条,搭接宽度不小于60m)。
8.防水卷材在立墙上铺贴时,在卷材收口处应临时密封(可用胶带或加厚水泥浆密封),以防止立墙收头处水份过快散失。
9.节点加强处理:节点处在大面卷材施工完毕后进行加强处理。
跃旭工程师服务1、施工期间会有专家打电话跟踪回访,及时了解您的情况,做出更好的施工方案。
2、有任何疑问随时可以到我们的网站进行咨询,或者拨打我们的全国免费热线。
跃旭客户回访成都研究所有限公司-柏经理:
跃旭防水为我公司提供了屋面防水、装饰、落水系统一整套产品服务,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团队的敬业精神,水平及服务意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努力下项目取得了预期效果。我们对此次工程施工的工作表示满意。
跃旭工程师解答在APF防水卷材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会用到基层处理剂,APF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如何选择?
基层处理剂是为增强防水材料与结构层之间的粘结力,在防水层施工前预先涂刷在结构层上的涂料。
沥青防水卷材的基层处理剂(亦称冷底子油)是沥青防水卷材通过胶结材料(沥青玛蒂脂)与结构层粘结时使用的打底料。石油沥青冷底子油是由l0号或30号石油沥青溶解于柴油、汽油、苯或甲苯等溶剂所制成的油溶性打底料。主要作用是结构层对防水卷材的适应性,提高沥青防水卷材与结构层的粘结效果。石油沥青冷底子油除可处理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材料的结构层外,亦可用于其它材料结构层的处理。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基层处理剂一般以聚氨酯一煤焦油系的二甲苯溶液,或氯丁橡胶乳液等组成。其作用与沥青防水卷材的基层处理剂一样,主要是隔离结构层中的湿气和提高结构层与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之间的粘结力。
一张红军宣传单
李道海(左)和儿子在看红军宣传单。
杨洪霞摄(人民视觉)
在湖北省郧西县档案馆,收藏着一张已经褪色的宣传单,短短400余字,彰显了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初心。
这是1934年12月,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长征到鄂北、陕南地区时,为扩充军队、争取群众而发放的宣传单,标题是《什么是红军》,向当地百姓清楚阐述了红军的宗旨、性质、任务和政策。宣传单写道:“红军是工人农人的军队,红军是苏维埃政府指挥的军队,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红军里面的人,都是工人农人贫民士兵出身,因为他们能代表穷人的利益”“红军与穷人关系特别亲爱,红军所到之地,欢迎群众谈话,欢迎群众开联席会”……
“这就是一份宣言书,让工农阶级看到了出路,就是只有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才有希望。”郧西县原史志办主任李仁喜介绍。
这份85年前的红军宣传单,是红军李玉才交给妻子刘立英保管的。
“我父亲是看到红军宣传单加入革命队伍的,我母亲虽然大字不识,但也知道红军是穷人的军队,只要红军还在,穷人就有希望,所以不管国民党反动派怎么逼问,始终没有把宣传单交出去。”李玉才的儿子李道海说,1935年红二十五军主力北上之后,在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的反复搜查和百般折磨中,刘立英将宣传单几次转移,保存了下来。直到1981年当地核查史料,来到李玉才的老家,刘立英才将珍藏的宣传单捐给了郧西县档案馆。
小小宣传单,承载着红军与百姓的鱼水深情。时至今日,鄂北地区还流传着很多红军爱民为民的故事。
“我父亲曾救过一名红军战士,他常对我讲,红军和别的军队不一样,不仅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还帮助百姓。”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退休干部杨恩斌说。
长征沿途播撒着革命的种子。在郧西县,有的村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红军,全县2409名烈士中,半数以上是为保护红军、支援红军而牺牲的。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04日 04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