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总体上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历史阶段。在生产方式上主要表现在以小农经济为主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生产的转变,由于我国人口多、土地少等特有的国情,许多简单的经济问题往往会影响到政治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导致这一过渡阶段将十分漫长。因此,信息化要面对我国农业种类多、地域广、用户层次多、需求分散等具体问题,切实解决农户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
信息化建设驶入快车道,信息技术在服务农业方面,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全面快捷的服务,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生产效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服务农民方面,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农产销售,实现产销对接,加快其由产品到商品的转变,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农村远程教育,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培养新农民。“管理民主”需要农村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推行村务管理信息化,实现村民自治;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有效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