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港中欧班列集装箱量增长达94%,达3.5万标箱,其中回程箱量增长高达284%。在国内,大连港中欧班列也是最快、最稳定的过境班列。大连开辟的中韩俄国际物流通道,仅用时两年就在“一带一路”上树立了品牌。
港口牵动,为大连港建设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重要枢纽,为大连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东北亚航运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限48小时的承诺
1月10日,在大连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内,一辆辆集装箱卡车正紧张作业。偌大的作业区内,堆满了小山一样的集装箱,现场却难觅人影。戴着安全帽、身着橙色工装的关巨鹏告诉说,由于中心站现代化程度高,称重、理货等众多流程都实现了智能化,所以只见机器不见人。
大连港开往欧洲的过境班列就是从这里集结、启程。中心站还特意辟出一个过境班列作业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就感觉到了变化,2017年增长最快。”谈到一年来的变化,堆场和门检业务主管关巨鹏感受很深。“刚开始发中欧班列,一年最多几千标箱,仅仅两年时间,这个数据就跃升到了3.5万标箱。”
大到汽车、机械设备,小到一块耐火砖、三星显示器,这些国际、国内中转货物,通过大连港发达的海运网,源源不断地在港口集结,然后坐上飞驰的火车赶往欧洲。高效来自于卸船、报关、换轨等众多环节的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中心站的集装箱,48小时必须办完手续,全部运走。”关巨鹏说,“一趟班列的货物,往往来自四五艘船,我们要跟码头协调,怎么以最快速度卸船、提箱,干到下半夜是常有的事。”在高效的基础上,又不能偏载、超重,确保货物安全,“压力很大,但是有客户认可,能走上‘一带一路’,再难再累,我们也感觉值得。”
两份特殊的邀请
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的办公室内,一张微微泛黄的世界地图上,密密麻麻地画满了物流线路,以大连港为中心,100多条国际航线与中欧班列线路,构成了通向世界的物流网。
“大连港做中欧物流通道战略的时候,正好赶上国家‘一带一路’的机遇,国家四大航运中心、八大核心港口规划,也都有大连港。”中欧班列通道设计的最早参与者,业务部副部长纪国良说,“中欧班列开行,离不开一系列政策机遇。”
另外,大连港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有全国示范的海铁联运网,有国际中转的业务优势,“大连港应该且必须有更大的格局和视野。”自2016年1月开行“三星班列”,大连港还开行了全国第一个冷链班列、“辽满欧”第一个商品车班列。
在全国众多的中欧班列中,大连港中欧班列是唯一没有政府补贴的,却是竞争力最强的中欧线路,也是唯一的以港口为中心,带有国际中转特色的国际物流通道。通道的背后,连着的是产业和贸易机会,长城汽车、华晨宝马以及国内众多木材加工产业,都从大连港中欧班列中受益。
“这两天,我们接到两个大使馆的邀请函,希望大连港积极推动在北欧地区开展过境班列的业务。”纪国良说,大连港中欧班列在欧洲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这既是机遇,也是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