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蜜桔为我国古老柑桔的优良品种之一,是江西省的名贵特产。历史上就以果色金黄、皮薄肉嫩、食不存渣、风味浓甜、芳香扑鼻而闻名中外。据古籍《禹贡》记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南丰一带所产的柑桔,就已列为"贡品"。唐宋八大家之一,南丰籍的曾巩,曾写诗赞美家乡的柑桔:"鲜明百数见秋实,错缀众叶倾霜柯。翠羽流苏出天仗,黄金戏球相荡摩。入苞岂数桔柚贱,宅鼎始足盐梅和。江湖苦遭俗眼慢,禁御尚觉凡木多。谁能出口献天子,一株大树凌沧波。"由此可见,当时蜜桔已能献给天子,故南丰蜜桔又有"贡桔"的美誉。在中外友好交往中,曾被斯大林同志誉为"桔中之王"。
200多年前,南丰蜜桔就已开始专业化生产了。清朝鲁琪光在《南丰风俗物产志》记载:"蜜桔,四方知名。秋末,篱落丹碧累累。闽广所产逊其甘芳。近城水南杨梅村人,不事农功,专以为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蜜桔生产现已实现科学育种栽培。
目前已经选育出大果、小果、桂花蒂、早熟、短枝、无核等各具特色的优良品系和株系。每个品系各具独特的风味。大果:是南丰蜜桔的丰产品种,果形大,树势强健,叶子相对较大,抗逆性好。小果:又称金钱蜜桔,品质特优,皮薄,核少,每果平均种子在1粒左右,含糖量高,香味浓郁,汁多味佳。桂花蒂:也称柿蒂,蒂大而凸起,形状桂花而得名,香味和贮藏性能都较好。早熟蜜桔:比其他品系提前成熟20天左右。短枝株系:指桔枝短,节间密而枝条粗壮,叶片深绿,适宜密植。无核品系:指种子极少,每10个果中,仅有1-2个种子,味香甜。
南丰蜜桔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全身都是宝。鲜果营养丰富,在100毫升果汁中含糖11.3克,柠檬酸约1克,维生素C19.5毫克,溶性固性物14%(主要是糖、氨基酸、磷、铁、钙等元素)。桔皮有理气健脾、祛湿化痰的作用;桔络有通络舒筋、顺气活血的功效;桔核能理气、散结、止痛。南丰蜜桔还可以作为加工业的原料,如用桔皮提炼的橙皮甙能制成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的药品;用果肉酿酒、酿醋,制作出蜜桔香槟酒、蜜桔可乐等,具有独特的香味。用桔皮桔花可提炼出天然果胶和香精,安全、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
南丰蜜桔历史沿革
唐代,南丰就有柑桔生产。当时主要栽培的是实生(即籽实)繁殖的朱桔(南丰人称红桔)和火桔。宋元以后,由于蜜桔味美质高,经济价值好,蜜桔生产渐兴,蜜桔名称始载入明正德《建昌府志》。建国后,华中农学院编著的《柑桔》一书指出:"乳桔:系我国古老品种,宋代《桔录》中的真柑,当时韩彦直评为良品种,浙江黄岩、温州栽培的乳桔,江西南丰、临川一带栽培的南丰蜜桔均属之。"韩彦直在《桔录》中所称的真柑是:"颗皆圆正,肤理如泽蜡,......擘之则香物(口巽)人,.....所产柑,其大不七寸围,皮薄而味珍,脉不粘瓣,食不留渣,一颗之核才一二,间有全无者。"以此而论,所谓"真柑"与南丰蜜桔是一致的。尤其是南丰蜜桔向以皮薄、香甜、无核、化渣著称,至于所云"大不七寸围",愿意指果个较小,周径不超过七寸。据1987年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载,宋时一尺相当今日0.9216市尺,周径七寸相当于6.45寸,这与南丰蜜桔大果系基本相似,栽培年代较久的磨刀大果,常达6寸以上。
从南丰蜜桔演变来说,小果系是大果系的枝变或变异植株,由于小果系果小,味道特别纯正香甜,更受市场欢迎,因而发展快,产量渐渐超过大果系,成为南丰蜜桔的主要形象。虽然《桔录》中所记真柑,不会是原本的南丰蜜桔,但与各地所产的乳桔比较,基本性状更加接近文中的描述。日本高桥郁郎所著《柑桔》、《日本园艺大辞典》、《日本园艺大事记》都说日本的纪州蜜柑(或称纪州蜜桔),在中国称为蜜桔、莳桔、南丰蜜桔、金钱桔,原产中国长江沿岸,约在700--800年前引自中国南部,"纪州蜜柑引自中国的乳桔(南丰蜜桔)"(引号中的括号是原文)。这说明,早在700年前南丰蜜桔就已驰名海内外。引种日后,成为江户时代至明治时代数百年的主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