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有的电机制造过程中,硅钢经过冲片和叠片后,通常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铆接方式紧固成铁芯,但采用上述连接方式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在焊接或铆接处会导致铁芯磁性能恶化,进而影响电机的运行效率;(2)铁芯只有一部分被紧固,在磁化共振时容易产生噪音;(3)铁芯只有局部被固定,无法应用于紧固要求高的工况,不适用于微型电机。
为了解决上述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铆接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目前通过在硅钢表面涂覆自粘结涂层来固定铁芯叠片,由此可以使铁芯在整个面上进行固定,提高固定强度,磁性能损伤少,在达到相同的效果下可以使电机的尺寸更小,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铁芯中硅钢片的振动和噪音。
自粘结涂层从其使用的过程可具体划分为三个状态:液态、活化态和钝化态。其中活化态一般是在钢厂实现,具体的操作过程为将处于液态的涂液涂覆在硅钢表面,再经过一定的烘干工艺条件,使涂层处于活化态;而后,在电机用户通过加热和加压,使处于活化态的涂层实现相互粘结,以达到钝化态。其中,自粘结涂层是否能够在电机用户实现相互粘结并达到一定的强度,与在钢厂涂覆后的涂层状态有着直接关系。
公开号为CN1532003A、名称为《电工钢自粘接涂层的涂覆方法》公开了一种电工钢自粘接涂层的涂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带钢采用多辊式逆涂,得到自粘接涂层,再在130℃~260℃温度下烘烤,烘烤时间30秒~45秒;将自粘接涂层固化,涂层涂覆完毕的带钢片叠片后在6~10bar的固化压力下,在130℃~220℃固化温度下,连续固化0.4小时~4小时。该方法通过优化部分涂层涂覆工艺和涂层固化措施来改善叠片加热固化后的电工钢片间的粘结强度。
咨询 15800528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