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内书画艺术品市场持续升温,最早娱乐圈盛行的商业包装随之渗透到书画美术界。许多画廊、艺术经纪公司喊出了“包装书画家”的响亮口号,有的书画家更是积极地自我包装、自我推销。书画进市场,包装不可少。新一代自由画家认为,这是一个信息社会,既然书画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有什么理由不把信息告诉需要的人呢?为什么要像凡高那样,生前连饭都吃不饱,死后价值连城的作品才被人发现呢?
中国的书画市场的现状是:一般老的书画家比较保守,而年轻书画家更易接受包装。因为老的书画家大多在画院或美术馆这样的专业机构,有国家养着,画的东西不一定急着变现,而很多年轻书画家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必须尽快走向市场,自己养活自己。再者,不少老的书画家对包装有误解,认为包装就是瞎吹炒作、夸大其辞。
中国书画家推广包装机构——美术网指出,影响书画作品的价格有十大因素:
【一】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书画家的创新与个性
【三】书画家的度
【四】作品的存世量
【五】题材的特殊性
【六】地域性差异
【七】精品与应酬之别
【八】人为的炒作
【九】作品的流传情况
【十】作品的形式
作品的艺术价值排在首位,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艺术价值是艺术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后面的几大因素根本不起作用。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是成正比的。
然而,如果具备了作品的这个前提,那么能否值钱,能不能成为传世名作,就看后面这些因素了,尤其书画家的度,会成为决定因素。
从古至今,书画收藏的一般原则都是“人品胜画品”,说白了,收藏与投资,就是投的人,“字画”是其次。有时候一幅艺术价值和绘画技术很高的的书画作品,单因为书画家的名气所限,价格却上不去。而一张普普通通的书画,只因是出自“名家”之手,价格却高得惊人。这种事比比皆是,见怪不怪。
如何才能将优秀的书画家通过企业“包装”进入市场呢?
搜索引擎的营销--可通过在美术网各个栏目发布文章作品,百科及个人网络画展等宣传,如搜索画家名字、作品名字、画展名字时,能出来大量、正面、有分量的信息(搜索结果),对书画家的包装有极大的帮助,也会大大提高画家的影响力和度。比如搜索“鹿喜喜”时排名第一的就是美术网百科,这个是可以由美术网直接操作包装推广的。
如果您是一名书画家,您想成为家喻户晓的书画家,那么您可以来找我,我们美术网平台可以圆您的梦想,为您个人量身定做,包装您本人和您的画。
《华人时刊》创刊已近30年,上过杂志的书画艺术大家,已有数百位之多,在这么多艺术家中,主编梅吉顺老师很少会用“儒雅绅士、才华横溢”来赞赏书画家,赵钲是第一位。笔者在另外一座城市听闻赵钲,是因为他作品的价值,一位经营画廊多年的朋友告诉笔者,在当地,赵钲老师的作品非常受欢迎,价格一直在涨……
赵钲究竟是何人?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与同事有幸在12月份约到了赵钲老师,在赵老师家中,对他进行了采访。
生活中,少不了诗情
在著名画家的头衔旁,赵钲还有一个多数人不知道的头衔——诗人。
赵钲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晚清的秀才,常年在扬州坐馆,父亲是教师,儿时,赵钲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尤爱诗词,从懂事起,就背诵了很多文笔秀美的唐诗宋词和历代名篇。至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长篇诗词,他仍张口即来。
1993年,赵钲进入了江苏省诗词协会,在日常工作中,他接触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赵钲颇为感激地说:“正是他们,擦亮了我心灵的光芒”。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他如饥似渴的学习起了诗词格律,将诗词名句抄在小本上随身携带,于车上、路上反复吟读背诵。
一边是勤奋学习,一边是大胆创作,创作之余,赵钲还拿着自己的作品请单位的诗词专家们指教。短短时间,赵钲的诗词创作水平进步神速。赵钲创作的第一首诗《东南大学“六朝松”》可谓一鸣惊人,该诗取材于生活,发乎情止乎景,恰到好处,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