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进口润滑油到深圳所需资质单证
我国润滑油市场在未来5年中仍将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我国润滑油消费量有望超过800万吨;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润滑油消费量会超过美国。
现在(指2013年10月止)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润滑油行业发展也随之兴起。机械化的程度越高,润滑油的使用率就越高,前景一片光明。
中国工业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铁矿石、冶炼、精密仪器制造对润滑油的需求成倍增长,而在汽车后市场时代,中国成为了国际车用润滑油的必争之地。2012年润滑油行业,zui令人兴奋的是本土品牌的兴起,打破了国际润滑油巨头及国内垄断企业一头独大的局面。
国内汽车工业对高档润滑油的旺盛需求带动了技术研发和产品的不断升级。确定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强手如林的中国车用润滑油行业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广大的车用润滑油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所在,车用润滑油企业参与市场活动,在市场竞争中要取得主动权,必须依据市场营销环境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科学而合理地制定企业的发展策略和努力目标。将品牌建设、产品优化与市场拓展三方关系协调统一并形成战略部署,以品牌为保障,以产品带市场,成为国内润滑油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做了危险品鉴定报告的非危险化工品对港口有要求吗?
如果是非危险品的化工原料类,已经办理了非危险品鉴定报告,没有指定的港口清关,船公司和码头都是接受的,这个根据具体的目的地选择合适的港口清关。
二、非危险品进口是否要做危险品鉴定报告?
化工涂料类进口,如果不是危险品,同样是需要做危险品鉴定报告的,叫做非危鉴定报告。MSDS显示的非危险品,商检局不认的,商检局只认定非危鉴定报告。
三、危险品可以在哪个港口清关
黄埔港的集司、全通、东江口
四、不是危险品的化工品,但是我一个柜子的品种很多,做鉴定报告不划算,可以不做吗?
可以的,我司可以在深圳湾处理这类问题,免做非危鉴定报告,部分危险品可以在免鉴定报告报关
五 油漆涂料等化工品进口流程:
1、与国外企业签订进口合同contract;
2、供应商准备各种单据(MSDS、装箱单Pl、invoice等);
3、外商发货
4、到港提货,报检,报关,缴纳税金,货物放行;
5、如需备案需到港前办理备案手续;(3208,3209的海关编码都需要备案, 备案时需提供样品检测)
6、检测结果合格出具化工品备案书
鹏海进出口公司驻点(深圳)盐田港、蛇口港、皇岗口岸;(东莞)虎门港、沙田港、龙通港、麻涌港;(广州)黄埔港、南沙港;(中山)中山港、神湾港、小榄港;(上海)洋山港、浦东保税区;(苏州)太仓港,苏州工业园;天津港、青岛港以及香港一线口岸作业,报关报检代理业务,反应迅速。
鹏海进出口弘扬“专业-高效”的服务精神,专业进出口报关危险品十几年,已经操作危险品8000余单,我司专业代理危险品,电池,化工原料等进出口业务,打造“危险品进出口找鹏海”的行业姿态,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四、我司进口操作过的化工原料:
化工原料,化工配料,添加剂,油漆,软胶漆,白电油,粉末涂料,油墨,洗涤剂,隔热涂料,五金烤漆,涂料,胶水,表面活性剂,催干剂,碳黑,金属表面处理剂,包装材料,助剂,电镀材料,固化剂,二甲苯,乳液,颜料填料,溶剂包括增稠剂,粘合剂,水性研削液,印刷制电路化学品,染料,透明漆印花水,光固化树脂,其他树脂等及固化剂,紫外线吸收剂,乳化剂,润湿剂,负离子添加剂,防结皮剂,交联剂,反腐杀菌剂,颜料分散剂,空压机油,聚氨脂板,树脂,消光剂,消泡剂,防泡剂,纳米TiO2光催化剂,高分子软油,,化学试剂,环氧树脂,氟碳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热固化树脂,石油树脂,光稳定剂,光引发剂等
鹏海进出口,在行业中已经逐步往“危险品进出口报关找鹏海”的姿态发展,因为专注,所以专业,我司专注于危险品的进出口报关业务10多年,在这行业中已经成熟,完全可以及时处理报关中遇到的问题。2016年我司获得“百优报关行”的荣誉,珠三角长三角几乎所有码头都操作过进出口报关业务。
润滑作用:发动机在运转时,如果一些摩擦部位得不到适当的润滑,就会产生干摩擦。实践证明,干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熔化,造成机件的损坏甚至卡死(许多漏水或漏油的汽车出现拉缸、抱轴等故障,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必须对发动机中的摩擦部位给予良好的润滑。当润滑油流到摩擦部位后,就会粘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减少摩擦机件之间的阻力,而油膜的强度和韧性是发挥其润滑作用的关键。
冷却作用: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动力输出以及摩擦阻力消耗和辅助机构的驱动上;其余大部分热量除随废气排到大气中外,还会被发动机中的冷却介质带走一部分。发动机中多余的热必须排出机体,否则发动机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这一方面靠发动机冷却系来完成,另一方面靠润滑油从气缸、活塞、曲轴等表面吸收热量后带到油底壳中散发
发展前景: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润滑油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2002-2011年,我国润滑油消费量从409万吨增长到710万吨,年均增速为6.32%,是全球市场为数不多的一直保持增长的市场之一。2012年,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国内润滑油需求下降,实际消费量较上年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