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5000年的文化历史中,瓷器与这部文化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中国文明的每次进步都会在陶瓷的身上找到它的影子。如古朴自然的秦汉以前的陶瓷、雄浑大气的唐代瓷器、精致内敛的宋代瓷器、一枝独秀的元代瓷器、浓艳多姿的明代瓷器、繁缛富丽的清代瓷器、良莠不齐的民国瓷器,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当时社会的理想、审美情趣和科技能力等,具有丰富的文物收藏和史料价值。
近几年,收藏高古瓷、康熙民窑精品、民国和上世纪50年代精品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如宋代瓷器制作精美,艺术水准高,历史信息量大,但由于出土数量大,价格相对于偏低,因此很适合中低层藏友的收藏,未来的增值空间很大。除此之外,上世纪50年代的精品瓷器值得推荐收藏,因为这些瓷器制作水平很高,不比民国精品、清晚期官窑质量差,但由于是上世纪50年代的,历史沉淀短,目前还不被人所看好,价格极低,因此是投资的绝佳时机。
瓷器的发展历史
修复步骤
首先是将原物拍摄写真,存档用。接下来是清洗工作。把器物放入超声波清洗器内,在清水中加适量化学试剂丙酮微加热处理,把污绩、粘合剂去除。开机2至3小时后污绩粘合剂自然脱落。在清洗过程中,应看看清洗机内的沉积物中,是否留有古瓷残片,若有应清洗后确认与该器吻合,再将残片重新利用,尽量做到原汁原味,还其庐山真面目;要先将冲口内的黑色洗掉若无超声波清洗机,用含氯消毒剂滴在冲口上,一边用电吹风对准冲口,加快药水挥发。一般这样的程序要重复进行多次,才能彻底将线内黑绩洗出,再用清水漂净,有时因黑色比较难洗,仅清洗这一个步骤就要花好几天时间。
第二步是进行修复。一般采用的是无色透明选择用502胶或双份组环氧树脂将古瓷残片粘接复原,残缺处用瓷粉加合成材料(聚酯)制成瓷器腻子将底做平,进行补缺。
第三步是待古瓷拼装完整后,再做底色化妆及画青花等彩色和上釉。釉是一种新型仿釉涂料,如聚酯等。上完釉后器物表面光亮,硬度高,装饰性强。有时口沿的青花直线,它中间深、二边淡,有如国画的墨韵,若隐若现,虚中有实。他说在处理口沿时,应选择手工描与机械喷的工艺相结合,才能做到天衣无缝。最后是用地板蜡罩光。经修复后的古瓷,光彩如初,重现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