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古董瓷器修复中心,广州古董瓷器修复中心,韶关古董瓷器修复中心,梅州古董瓷器修复中心,汕头古董瓷器修复中心,珠海古董瓷器修复中心,佛山古董瓷器修复中心,肇庆古董瓷器修复中心,湛江古董瓷器修复中心,江门古董瓷器修复中心,东莞古董瓷器修复中心,清远古董瓷器修复中心,中山古董瓷器修复中心,阳江古董瓷器修复中心,云浮古董瓷器修复中心,潮州古董瓷器修复中心,揭阳古董瓷器修复中心,茂名古董瓷器修复中心,河源古董瓷器修复中心,汕尾古董瓷器修复中心
1970年的春天,北京城正在修建环城地下铁路。挖到北城墙时,工人们发现了青花白底的瓷器。北城墙建造于明洪武初年,底下是元代地层。
等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时,心都凉了:碎片一地——有人在他们之前到现场破了“四旧”。
这些瓷器果然是元代的青花瓷,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在当今的拍卖市场上,你要是拥有了一件元青花,那就是等于有了千万身家。
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市场上元青花“鬼谷子下山”人物罐,拍卖价达2.3亿人民币
在这批瓷器中,
有一件尤为出色
元青花凤首扁壶
扁圆的壶体十分罕见,凤首的造型为元朝庶民禁用,专家认为这是一件元青花的代表器物,是元青花成熟时期的作品,对于认识元青花的发展、演变有很高的价值。
但,它却碎成了48片。
时人用石膏对它进行了修复,勉强维持了大体的形状。
它面目斑驳、颤颤巍巍地站了34年,直到遇到了一位“妙手神医”,重现姿容。
复原后的元青花凤首扁壶重现了它的盛容:以昂起的凤首作流,以卷起的凤尾作柄,凤身绘在圆形壶体上部,双翅垂至壶体两侧,壶体下部则装饰盛开的牡丹,呈现一种凤鸟飞翔于牡丹丛中颇富情趣的情景,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个人就是陶瓷修复专家
——蒋道银
在他的手中
诞生了600多个奇迹
有些修复后的文物,连蒋道银自己都找不到曾经的“伤口”。
除了魔法,真是找不到其它词汇来形容这一前一后的变化。当然,这一场场的魔术不是倏忽而就的,有的需要几个月,有的甚至要两三年。一道道的工序,极其考验耐心和毅力。
以元青花凤首扁壶为例,蒋道银接手扁壶后的项工作,是把已修复过的扁壶还原成48块碎片,最小的碎片只有黄豆大小。
在这里,蒋道银特别提出:珍贵的陶瓷碎后,碎片得分开包装以防进一步钝化,加大修复难度。
而后,他还要进行拍照(为文物存档)、清洗、黏结、补缺、着色等多道工序。
黏结
为了使黏合效果达到,蒋道银采用的是慢干胶,24小时才能凝固。也就是说,他每黏一两个碎片后,就得停下来等上一天。碎成十数片的陶瓷,黏结完成就得耗时两个星期。
黏结之后,器品依然有残缺是常事。
元青花凤首扁壶就存有十五、六个窟窿。
也有人认为这些窟窿不补也罢,残缺不也是种美?
然而,对于蒋道银来说,他追求的是“修旧如旧”,尽可能地恢复文物其原来的形貌。
所以,他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
补缺
一般来说,修复缺损多以石膏打底补缺,而国宝级的陶瓷,则用瓷配瓷的工艺——补配上与原件相同的瓷材质。
蒋道解是国内“瓷配瓷工艺人”。
在修复元青花瓷器时,蒋道银会去青花瓷的烧制地景德镇,用瓷土塑出稍大一点补缺所需的瓷片,进行烧制。在烧制时得考虑到瓷器的收缩率,还有可能出现的色差,为了达到接近一致的颜色、大小,烧制多次是常有之事。
蒋道银用瓷配瓷修复的景德镇窑明宣德青花双系扁壶(上海博物馆藏)
而若是以石膏打底补缺,器物完整后,做底色、绘彩、上釉、罩光,一道都不能少。
如果说补缺之前的工艺考验的是耐心,算是个“技术”工种,但之后的工序则需要修复师有极强的美术修为。
正在打磨的清代吉州窑斗笠盏,与修复完成后的最后效果
“有些人或许觉得,古陶瓷修复不就是把碎瓷片粘在一起吗?其实不然,这是一项综合造型、雕塑、色彩、书法、绘画、化工等的特殊艺术创作。”蒋道银说。
这是起死回生之术,又或者说,这本身就是艺术。
经蒋道银修复如初的文物,是何等的有幸,在经历了时光流转、战乱更迭、风吹雨打,它们也曾粉身碎骨、一念俱灰、不见天日,最终却遇到了命运之神的再次眷顾,被细细呵护,得以最美的面貌现于人前,带你回到百千年前的泼墨山水中,王谢堂前、书香府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