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黄酒是采用具有“福鼎市粮仓”之乡的店下镇,种植的稻米与当地的水,及福鼎特有的白酒曲,在立冬之时所酿制的纯粮黄酒。手工酿造,醇香馥郁。入口有很强的米汤感。配福鼎的海鲜是很棒的味觉体验,也可以温着喝,夏天也可以加入一些冰块,口感更加清爽。不过不能觉得入口清爽酒贪杯,这个喝多了比高度酒猛多了。很多人敢喝五六十度的白酒,却不太敢对他太放肆。
“米”酒之肉,“曲”酒之骨,“水”酒之血。
福鼎黄酒制作时选择的都是店下当地特产的糯米,当年的或者是陈一二年的糯米均可。
福鼎酿酒利用的酒曲属于当地特有的药曲,属于小曲类。
传统药曲的制作流程:
中草药粉 米粉 水
陈酒药→拌料→打实
切块→陈曲接种
滚角→入匾保温保湿培养,换匾,并匾→晒干。
福鼎药曲由36味中药配成--当归,升麻,山奈,川椒,甘松,肉桂,杜仲,黄芪,枝子,薄荷,良姜,陈皮,小回,京介,甘竹,甘草,益智,巴戟天等等。
材料:36味中草药磨成粉,当年早籼谷磨成粉,白观音土,泉水,陈母曲。药粉,谷粉,观音土,水在大木桶里混合搅拌均匀
揉压紧实成形,切成小块(或用木模)
拌入陈曲粉滚动,让陈曲粉均匀粘在曲块上,过筛筛去粉末,粉末并入下次使用
摆上竹匾,放入密闭的曲房中,多层保温保湿培养3天,待曲块
表面长满白色菌丝,逐步开窗透气,在培养2天,待菌丝逐渐长透曲块后,便可出曲。
日晒,一次晒干,保存,药曲因曲力强劲,新做的药曲性子太急,得静养半月后方可酿酒,陈1年效果更佳。
制作工艺:
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包装。
福鼎黄酒的历史
清至民国时期,福鼎酿酒业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较大的作坊有“丁泉泰”酿酒加工,酿造黄酒、白酒、老酒等,年产销2吨左右。1953年城关有酿酒店20多家,1955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店下、白琳酿酒业率先联营成立“新君山酒业”,专门生产黄酒。同年底,县大同化工厂的北海酿酒车间吸收全县私人作坊,成立公司合营福鼎酒厂,主要产品有黄酒、白酒及五加白、鸡老酒、蜜沉沉等酒,年产量达800多吨,产值达53万元。1963年福鼎酒厂为提高产品质量,多次外出取经,学会酿黄酒制曲生产技术及降温操作法等,解决了长期以来夏酿黄酒酒精度低酸度高的问题,黄酒质量达省定标准,地产甘薯干出酒率居省内之首。1971年技术员朱齐太在上海酒精厂的帮助下,颜值成功液体曲,达国内先进水平。该厂并自行研制初蒸塔、发酵罐等11个台件的液体曲设备。使糖化力达200度以上,全部代替固体米曲。
福鼎制酒历史悠久,每户新房建成之后,需要在搬家当天煮米酿酒,将酒缸放在房间内进行发酵,取其“发”字,寓意着发达。
福鼎月子酒采用优质糯米及山泉水为原料,以传统黄酒工艺制作,100%中纯天然发酵,无任何食品添加剂。含人体必须的18种氨基酸、14种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6种维生素和丰富的葡萄糖,营养价值非常高,有“液体蛋糕”的美称。福鼎家家户户在孕妇怀孕8到9个月就开始酿制月子酒。在孕妇坐月子期间都必然吃月子酒,对产后气血大耗恢复元气之用。对孕妇在做月子期间出现的头晕、乏力、烟花、出虚汗等产后不良状态有非常独特的功效,同时对催奶增乳的效果也非常明显。福鼎历史下来对女子坐月子都比较重视,一是“传宗接代”,二是因为妇女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在旧时农村妇女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必须保证她们过好坐月子关,不要削弱体质,更不要留下病根。正因如此,在客家农村,许多七八十岁的妇女,腰板硬朗,手脚灵便,依然可以从事主要农村劳动。
黄酒为结婚用酒。在福鼎婚礼的传统习俗上有,在大婚接亲当天就有男方媒人陪同新郎接亲时,应用酒壶装好一壶酒送至新娘家中,用酒壶装满水或者醋带回新郎家中。送酒寓意着长长久久,带回来的水寓意着把水倒入新郎家的水缸中,入了新郎的家门。现在也有用醋,以福鼎方言酸就代表着孙子,传宗接代。然而这个酒就是我们平时家酿的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