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能减震技术是一种结构被动控制技术,它吸收了传统的延性结构的设计思想,并且克服了延性构件损坏后难以修复的缺点。以其性能稳定、经济可靠等优点在很多发达国家得到认可和推崇。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并开始应用于一些重大公共建筑,如北京银泰中心、北京盘古大观、上海飞机库、广州大学体育馆、秦山核电站等。汶川地震后,这一技术在我国工程界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耗能减震技术已成为工程抗震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粘滞阻尼器作为速度相关型阻尼器,提供的控制力与层间速度差相关,在结构变形最大时,阻尼器提供的控制力为零,这一特性使结构的受力合理,因此而受到工程界的青睐,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关注和一定的应用。一般来的讲,阻尼器应按照使扭转效应尽可能小的方式布置在结构但中可将阻尼器布置原则总结为以下几点:
以层间位移为指标布置,在层间位移较大的楼层增设阻尼支撑
1)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结构(如框架结构),底部变形较大,宜布置在结构的下部。而以弯曲变形为主的结构(如框剪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顶部变形大,宜布置在结构的上部。
2)当层间位移基本相等时,阻尼支撑宜增设在较低的楼层。
在某些情况下,增设阻尼支撑结构的部分层层间位移比相应原结构的层间位移大,故阻尼支撑在竖向上宜尽量每层都设置,尽量做到各楼层的屈服强度系数大致相等,防止某一层产生较大的层间侧移,出现塑性变形集中效应。
(2)尽量缩小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差异。对于规则结构,阻尼支撑应在基本满足业主空间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设置或仅在一个主轴方向布置耗能部件的平面布置应规则、对称,尽量缩小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差异,以减小结构扭转效应的发生:对于有偏心的结构,应尽量在远离刚心的一端布置阻尼支撑,以减小扭转效应。
(3)选择支撑在竖向平面的布置时,要尽量减少阻尼力竖向分力对柱轴力的附加影响,可合理利用阻尼力的方向性和竖向分散布置,既获得较好的减震效果又可降低使阻尼分力对柱轴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