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线下竞争的新战场?
从支付大环境来看,刷脸支付已然成为刚需。在买单时,消费者只需对准刷脸支付相关硬件,就能迅速完成全部交易流程。相对于手机扫码支付等方式,刷脸支付在很多场景都有着一定优势。
鉴于刷脸支付的重要性,以微信支付、支付宝为代表的支付企业正在提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推动刷脸支付相关硬件在线下多个场景的落地、普及。由此,刷脸支付相关硬件成为线下竞争的全新战场。
在这场战争中,微信支付、支付宝将是“双寡头”和最主要的“生力军”。它们之间的争斗,不仅将彻底引爆刷脸支付相关硬件的战场,还将让线下竞争变得尤为惨烈。不过,整个刷脸支付领域有望因竞争而焕然一新。
双雄争霸,刷脸支付成新破局点
从支付行业发展轨迹来看,刷脸支付已经成为焦点之一。
在监管方面,相关部门正在加快进行顶层设计,保证刷脸支付的平稳、安全运行。比如在央行近期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就特别提到,“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能够看到,监管层正在从底层打造刷脸支付的规范篱笆,但又支持后者能有所创新,给予较大的成长空间。
有了政策的支持,自身有着刷脸支付底蕴、技术的企业迅速踏上新赛道。它们希望通过领先的技术、海量的用户等先发制人,去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并释放自身的生态价值。而在入局刷脸支付的企业中,支付宝已展现着强大的实力。
2018年12月,支付宝推出首个人工收银的刷脸支付相关硬件“蜻蜓”,拉开硬件层面的“军备竞赛”。而在随后的时间中,支付宝的“顶头上司”通过一系列投资参股等举措,尝试打通刷脸支付相关硬件的产业链上下游,并将布局全面铺开。
2019年1月,蚂蚁金服领投提供智能商用硬件及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商米科技”D轮融资。5月,蚂蚁继续再度领投3D摄像头生产商“奥比中光”D轮融资。此外,蚂蚁金服与奥比中光已经合资成立生产“蜻蜓”摄像头的子公司“蚂里奥”。而在今年4月,支付宝推出刷脸支付相关硬件的升级版——二代“蜻蜓”。
同时,支付宝还不断切入更多支付场景。博物馆、药店、便利店、肯德基、阿里旗下的商超等成千上万的场所,都有支付宝刷脸支付相关硬件的身影。甚至部分医院,都上线支付宝刷脸支付相关硬件带来便捷的支付方式,并提高了就诊效率。
眼看“老对手”支付宝已经全面发力并占据先发优势,微信支付也不甘落后。就在近日,微信支付发布智能商业硬件“微信青蛙Pro”。据微信支付官方介绍,这是一款以刷脸支付、双面屏为亮点的智能硬件,主要使用场景在于商家收银。
微信支付对上马刷脸支付相关硬件的态度,很强硬。用微信支付行业应用副总经理郭润增的话来说,做硬件不仅仅是支付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腾讯必须要抢滩的一块市场。
支付创新的过程,其实正是持续脱媒的过程。脸,就是大众最好的媒介,持续脱媒带来的支付创新最终会走向刷脸支付。可以预见,随着微信支付入局刷脸支付相关硬件领域,它与支付宝的大战一触即发。双方将在线下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去争夺支付行业话语权、主动权。为了树立各自的地位,微信支付、支付宝都不会让步。
各出奇招,解决普及难题
从发展趋势来看,刷脸支付相关硬件并不单一是结账收银工具,其还将带动商家实现数字化经营。比如消费者在注册成为会员后,还可以通过各种小程序完成识人、发放优惠券、核销等一系列有价值的操作。可以说,刷脸支付相关硬件,相比纸质二维码能带来更多附加价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微信支付、支付宝既然都看到刷脸支付相关硬件的潜力,那么必然会迅速发力,加快这些硬件落地、普及的速度。
点击生活,以支付为入口的社交新零售平台,持续招-商中。
随着这两大巨头的共同发力,微信支付、支付宝有望建立刷脸支付新生态,让整个支付环境迈入新阶段。而在刷脸支付相关硬件遍地开花后,不仅能重构客户零售关系,还将让支付行业迎来重大革新。你,准备好迎接一个“刷脸”新时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