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标准简介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围绕环境方针的要求展开环境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环境方针、实施并实现环境方针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与实现程序进行评审、并予以保持等。环境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这些管理要素与企业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是类似的,没有本质区别。
ISO14000系列标准已有5个标准分别于1996年9月、10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这5个标准是关于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它们是: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规范;
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理、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
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ISO14011环境管理审核——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ISO14012环境管理审核指南——环境管理审核员的资格要求。
这一系列标准与我国制定的环境质量、污染排放等标准不同,是一个将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一个管理性标准,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以消费者行为为根本动力。以往的环境保护工作是由政府推动的,依靠制定法规、法令来强制企业执行。 ISO14000标准强调的是非行政手段,用市尝用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共同认识来达到促进生产者改进其环境行为的目的;
二是自愿性的标准,不带任何强制性;
三是没有绝对量的设置,以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为基准;
四是强调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要求企业实施全面管理, 尽可能把污染消除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之中,并且要求企业注重进一步改进提高,环境行为逐年改进;
五是标准强调的是管理体系,特别注重体系的完整性, 要求采用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手段;强调管理和环境问题的可追溯性,体现出整体优化的特色;
六是标准强调了生命周期思想的应用,对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较全面地覆盖了当代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