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显微镜-珠宝显微镜
宝石显微镜是实验室必备的珠宝检测仪器之一,它的用途很广,最主要是通过放大观察宝石的内含物和表面特征。是区分天然宝石、合成宝石及仿制宝石的重要手段。
宝石显微镜是实验室必备的珠宝检测仪器之一,它的用途很广,最主要是通过放大观察宝石的内含物和表面特征。是区分天然宝石、合成宝石及仿制宝石的重要手段。
一、结构
宝石显微镜类型有单筒显微镜、双筒显微镜、双筒立体显微镜、双筒立体变焦显微镜等,而目前多采用立式双筒立体连续变焦显微镜(图1),其放大倍率可从10倍~70倍之间变化,并可连续变焦。 由双目目镜、可变放大物镜、显微镜支架和光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图1 宝石显微镜 图2 目镜
1.目镜(图2): 装在镜筒的上端,双筒,放大倍数有10×和20×两种。
2.物镜: 装在镜筒的下端,放大倍数为0~4×,可调。
3.变焦旋钮(图3): 连续调节物镜的放大倍数。
图3 变焦旋钮 图4 调节旋钮
4.调节旋钮(图4): 由齿条和旋钮组成,可以升降镜身,调节物镜与被测宝石之间的工作距离,使被测局部清晰对焦。
5.顶光源(图5): 表面垂直照射光源,一般为日光灯,方向可调。
图5 顶光源
6.底光源(图6): 底部照射透射光源,一般为白炽灯,内置,方向不可调,光强可通过滑键调节强弱。
图6 光亮滑键
7.锁光圈(图7): 控制底光源照射的光量大小。
图7 锁光圈 图8 挡板
8.挡板(图8): 改变底光源的照明方式(亮域/暗域)。
9.宝石镊: 夹持宝石用,可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及自身旋转。
二、照明方式
由于宝石的透明度不同,包裹体类型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照明方法会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1.垂直照明法(顶光源照明法)(图9):
关闭底光源,用顶光源垂直(或近垂直)照射宝石。主要用于观察宝石的表面特征,有时对于透明、色浅的宝石也可观察到自然光垂直照射下的内部特征。
图9 顶光源照明法 图10 亮域照明法 图11 暗域照明法
2.亮域照明法(图10):
撤掉挡光板,使底光源的光线直接通过宝石观察。主要用于观察宝石的包裹体,尤其有利于对色带、生长纹和低突起的包裹体的观察。
3.暗域照明法(图11):
打开底光源,加入挡板,可得到测光照明,在暗域背景下,使包裹体更清晰的显现出来。主要用于观察宝石的内部特征,使内部特征在暗色背景下呈现清晰的影像,可以观察出内部特征的具体形态和特征,如相态、颜色等。
4.点光照明法(图12):
使用底光源并缩小锁光圈成点状照射宝石。主要用于观察宝石内部的局部特征及一些特殊结构。
图12 点光照明法 图13 散射照明法
5.散射照明法(图13):
在宝石和光源之间放置面巾纸等半透明材料,使光线散射、柔和。主要用于辅助观察宝石的色带、色环及一些特殊的颜色分布。
除了以上五种常用的照明方法外,还可以用斜向照明法、偏光照明法、水平照明法、遮掩照明法、复合照明法等。
三、操作方法:
1.擦净目镜与待测宝石,并将宝石夹于宝石镊上;
2.插上电源,打开底光源,选择暗域照明,调节目距(方法:双手分别握住一只目镜移动,直至双眼清晰的看到一个完整的圆形视域(图14))。
图14
高端宝石显微镜NGI-608T(4K)
这款显微镜的主要特点:
1:既可双目观察,又可三目视频观察,方便多人同时进行观察
2:可以拍照、录像、存储、测量,图片清晰,测量精确
3:双输出模式,不仅可以直接连接显示器,还可以连接电脑端,可根据用户的具体实际需求而应用
![](http://img12.makepolo.cn/images/formals/img/product/406/96/4_b5462f407931758e4b8721e8e4b85b37.jpg)
3.调节焦距,使宝石清晰成像,先准焦于宝石表面,用顶光源照明法观察外部特征,换暗域或亮域照明法后聚集于宝石内部观察内部特征。
4.调节变焦旋钮,从低倍物镜开始观察,找到目标观察对象时,进行局部高倍放大观察。
5.观察完毕,取下宝石放好,降下或升高镜筒调平显微镜,关闭电源。
四、用途 :
宝石显微镜的最主要用途是放大来观察宝石的内部和外部特征,并可测试宝石的近似折射率,当附加一些元件时,可拓展其使用功能。
、
1.检查宝石外部特征
(1)观察宝石基本性质
观察宝石表面光泽、棱线尖锐度、表面平滑程度、原始晶面和解理等,从而可以得到一些鉴定信息。如宝石腰部有拼合缝,可能是拼合石;若宝石棱线很尖锐,表面平滑,表示此宝石硬度很高(图15、图16)。
珠宝显微镜的的钻石实拍效果图(如下) 五、注意事项:
1.宝石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操作应轻缓,不可用力过猛。
2.不要用手触摸镜头,若须要清洁镜头,可用擦镜布。
3.调节变焦旋钮时用双手进行调节。
4.不使用时随手关掉电源开关。
5.观察完毕将物镜调至最低点,避免准焦螺旋疲劳并可延长使用寿命。